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17-1•学术与临床7:卢芳:创新观点赏析

    时间:2017-3-1 9:37:5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孙奇  浏览:


    卢芳为黑龙江省首批名中医、第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院长,龙江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卢芳教授束发之年即师从肇东中医三杰之首张俊杰,得其口传心授。在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期间得到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马骥等前辈指点。他创办了哈尔滨济仁中医医院,由其学术继承人王翠微任院长。王翠微跟师学习20余年,完全继承了卢芳的诊疗经验,师徒二人研制院内制剂20余种,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药四种(前列闭尔通栓、颅痛宁颗粒、菖麻熄风片、参鹿茶)。


    总结卢芳的学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倡导临证双辨 双辨结合即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卢芳在上世纪70年代就倡导双辨结合,1979年著《内科辨病与辨证》,发行量十分可观。

    二是用药药味少而精,药量大而惊处方药味大多在12味药以内,很多时仅6味或者9味,在用药剂量上有时大得惊人。如川芎治疗头面部神经痛最低用50克,多则100克。1987年著《三叉神经痛与中医疗法》,并研制出颅痛宁注射液。

    三是首倡脾胰同治法 根据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际,上世纪80年代初首先倡导的脾胰同治法可以帮助突破糖尿病的治疗瓶颈。

    四是创新给药方式 根据中医学“药捣病所”的理论结合临床实际,研发出前列闭尔通栓剂,肛门给药治疗前列腺增生;中风鼻溶栓,鼻腔给药治疗缺血性脑病。


    【首倡脾胰同治法 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卢芳认为糖尿病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脾,由此在国内首创了“脾胰同治法”,临床疗效卓著,尤其是对有并发症者,更为标本兼治之法。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互为表里;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而胰脏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古人将胰归之于脾的功能。《难经》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宽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清代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言:“脾居中脘,围曲向胃。”又说:“西医脾形,另有甜肉。”唐氏是在《难经》“散膏半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为“甜肉”。《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医林改错》则直接将视胰为脾,此书曰:“脾中有一管,体象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脾中间一管,即是珑管。”而后世医家赵氏在《中西医结合探脏腑》一书中建议中医之脾称为脾胰。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中医认为这些物质的代谢,即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气化是由脾所主,脾主运化升清。脾气健运,水谷吸收、转输有利,即三大物质代谢功能正常,胰腺功能无碍。反之脾失健运,则消化、吸收、代谢等诸环节障碍,导致“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出现,也就是说,胰岛的功能发生变化。基于此,卢芳创立了脾胰同治法,为糖尿病的治疗探索出新的路径。

    糖尿病在古代中医典籍记载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而且完整。对此病的认识,大都认为与肺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并分为三消,消渴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尿频量多为下消。卢芳认为这种提法有偏颇之处,他经过反复观察,认为病在脾上。卢芳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认为,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胰的功能可归到脾上,所以说胰有病就可以看成是脾有病,糖尿病的症状确实有脾的症状。卢芳认为糖尿病是因脾气虚弱或脾气呆滞而引起水谷转输运化失常所致。


    【运用“药捣病所”理论研制新药】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为难根治、易复发的疾病。如何医治慢性前列腺疾患,已成为中西医共同关心的热点课题。现代医学对此病多采用激素、抗菌素和局部注射或手术等疗法。因病变腺体呈慢性炎症,组织发生浸润,还时有水肿形成,或有瘢痕包绕,病灶周围硬化,所以口服及全身性给药,药力很难到达病所。对症候群往往顾此失彼,疗效均不佳,并且激素难免出现副作用,局部注射疼痛难忍,手术又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都不愿接受。因此,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景广阔。

    卢芳从临床实际中,根据中医学“药捣病所”理论,采用既方便、又无毒无副反应、易于推广的前列闭尔通栓剂,放入肛门置于前列腺附近,使病灶直接吸收药力,从而确保疗效快及应用方便。采用的药物经过反复筛选,由ll味药组成,用活血软坚的中药栓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继承“鼻通于脑”理论 创新中风给药途径】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鼻通于脑”。《灵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这说明鼻腔给药通过经脉循行可达脑髓。现代医学对鼻黏膜、动静脉、脑及脑脊液的关系也提供了确切的给药依据:鼻腔内具有纤毛上皮黏膜,黏膜下生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淋巴网络,十分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鼻腔上部有筛板结构,其周围充满脑脊液;同时鼻腔上部的静脉与海绵窦和上矢状窦相联系,上述两种解剖关系都说明鼻腔给药可直接进入脑脊液。

    由于鼻腔给药直接吸收进入脑脊液,避开了“血脑屏障”的阻隔,直接作用于靶向组织,明显减少了用药量,可保药物有效剂量。鼻腔给药避免了口服药物经过肝胃的首过效应,因此生物利用度高,给药方便。

    中风鼻溶栓是卢芳数十年的经验方剂,通过现代工艺技术提取而成,具有活血通络、醒脑开窍的功效,适用于脑动脉硬化、脑萎缩、脑梗死、老年性痴呆等病。该产品于2004年获黑龙江省中医科技进步奖。


    【大剂量川芎治疗头面部神经痛】

    卢芳对头面部神经痛方面的研究颇具特色。他曾经接诊过一位久患三叉神经痛的老人,老人把过去治病所有的药方全拿来了,足有20多张。卢芳仔细研究了这些中药方,全是治疗偏头疼的药方。既然那些药方已经证明对病无济于事,那么,再开下去肯定还是于事无补,必须另辟蹊径。他一头钻进图书馆的资料堆里,在《名医别录》中看到这样的论述:“川芎,专治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卢芳觉得,这是古籍中对三叉神经痛最为贴近的描述。再看患者治疗偏头疼所有的中医方剂中都有川芎,分析了病人过去治疗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主要症结有两个,一个是有效量不够,另一个是配伍问题。因此他加大了川芎剂量。卢芳决定突破禁区,但不能让病人去冒险,就在自己身上试验,逐步加大剂量,一直加到50克。之后,这位老人仅用了卢芳的3剂药,可怕的疼痛很快消失。老人开始主动把与自己一样受到三叉神经痛折磨的病人介绍到卢芳那里。于是卢芳的诊室里多了一个三叉神经痛的群体,每天病人络绎不绝。川芎治疗头痛是人所共知的。卢芳认为川芎剂量小则达不到效果,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头面部神经痛最低用量为50克,多则达100克。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