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临,华夏大地艾熏又起,粽子日盛,龙舟竞渡等民俗纪念活动也将在全国各地展开。如今,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已经日益模糊和淡忘了端午节的最原始文化精义。在民众妇孺眼里,忠贞爱国的屈原仍然是端午节“来源”的正解。其实,端午节的原本意义是:驱邪避毒,护佑生命。
仪式/送走瘟神
早在先秦时期,五月就被视为“恶月”。《礼记·月令》云:“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意思是说,五月处于仲夏时节,白昼越来越长,是大自然阴阳相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此时,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容易被打乱而进入疾病高发期。加之湿热的仲夏时节,由于蚊蝇的肆虐,瘟疫也很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
同时,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阴阳和合万物生”“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事万物中的两种事物,凡一阴一阳者,便和谐均衡;均为阴或均为阳者,则不和谐、不均衡。
五月五日的月和日都是单数,均属阳性,同性相斥,象征冲突与不和谐。所以,与正月初一春节、三月三上巳节和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一样,端午的原本意义是“恶日”,是清洁身体、祓除秽气、躲避瘟灾的日子。
古人应对外界事物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为趋利避害,借助巫术和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获得心理安慰,是最为现实的举动。于是,就有了在“恶月恶日”的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以求得平安健康。
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龙舟的原型是“送瘟船”,人们希望通过竞渡、通过“送船”把瘟疫送走,把疾病送走,把灾难送走。为了驱疫避邪,除了划船竞赛外,人们还用纸船装载用纸做的鬼神送到远处焚烧,以期驭鬼避邪。所以,赛龙舟是一种实践行为,一种仪式行为,一种象征行为:送走瘟疫,送走灾祸。
对付“恶月”“恶日”,积极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即《夏小正》所说的“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古人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这时百草都是药,这时采的药疗效最好。于是,又引申出了端午采百药、踏百草、斗百草等活动。在端午节的“正午”外出采药,其意为借助太阳物理功效、信仰及其与太阳有关的巫术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草药的药性,从而更好地强化端午节呵护生命的特殊功能。
门户/驱邪避毒
端午节处于小满和夏至之间,气温开始升高,降雨开始增加,湿热的天气,使得细菌、病毒、昆虫等容易繁殖滋生,常常导致瘟疫流行、疾病蔓延,威胁人畜安全。
把艾叶拧成绳,晒干后在室内点燃,能驱除蚊蝇。基于这种功能,在古人万物有灵的观念中,又把艾叶转化为超现实的“祛禳物”,相信它具有“禳毒气”“御瘟疫”“去疾避邪”的神力。于是,端午节这天,全国多数地区的家家户户有门前和庭堂插艾叶的习俗。
插在门口的艾叶,通常被捆扎成人形,称为“艾人”。《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于户上,可攘毒气。”或者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贴在虎形彩纸上,叫作“艾虎”,甚至直接缚成东汉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陵——张天师的形象,称作“天师艾”,以避邪驱瘴。《梦粱录》说:“家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另外,菖蒲也是门户外悬挂的重要物品,菖蒲叶像长剑,民间称其为“天师剑”,可以斩千邪,菖蒲、艾草混在一起放在门首,既能祛病又能驱邪。
端午后,各类虫蛇十分活跃,有些害虫蚕食五谷作物,有些则螫人致病甚至致死。为防止毒虫危害作物和人,人们将蛇、蜈蚣、蝎子(蜘蛛)、蜥蜴、蟾蜍这五种害虫作为代表,称为“五毒”。端午节的时候,人们用彩纸剪“五毒”像贴门、窗、墙、炕上,以避诸毒。
同时,还将雄黄酒洒在房间角落、房外、院墙之下,会收到驱赶蚊虫、灭虫杀蚊的奇效。在没有专门消毒剂的古代,人们就有这种消毒防疫意识,已经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可见,插艾叶、挂艾虎、悬菖蒲以及贴五毒图、遍洒雄黄酒的真实意义在于将灾祸和邪恶挡在门外,驱邪避毒,求得家人平安健康。
草药/护佑生命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已经普遍认为五月五日这天“五毒”并出,因此要采取种种措施来攘除邪祟,护佑生命。
最初,除在家庭内外挂艾叶、菖蒲外,有些地区还将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药插在头发上、衣襟上。《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后因菖蒲、艾叶佩带不便,医家和商家就用各种有驱除蠹虫和病菌作用的芬芳草药、名贵中药等配置成很好看的香囊、香扇,既是装饰物又起到辟邪作用。
《夏小正》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可见,自古以来就有端午节洗药浴的习俗。“兰”指的是菊科植物佩兰,用它来煎水沐浴,可以预防皮肤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