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晋王朝,还得从粥食谈起。可以说西晋时期,而兴于斯,又败于斯。
兴于斯,是说司马懿食粥的故亊。曹魏后期,朝中形成了分别以曹爽和司马懿为代表的两股敌对势力,明争暗斗,十分激烈。司马懿遭到排挤,地位不利,就装病在家,暗中活动,曹爽对他很不放心,就派心腹李胜以探病为名来侦察虚实。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也就将计就计,见了李胜,故作神志不清,错乱其辞。不一会儿,他用手指口,侍婢会意,端上一碗粥来。他一边喝,一边故意将粥从嘴角流出来,沾满前胸。粥米喝完,就气喘吁吁,好像命在旦夕了。司马懿的奸诈表演,骗的李胜信以为真。曹爽听了李胜的密报,也真的以为政敌病入膏肓,于是对他放松了防范。不久,司马懿突然发动政变,诛灭了曹爽及其集团,而把曹魏政权控制于股掌之中。当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晋称帝时,尊其祖父为宣皇帝。晋朝帝业实际上是司马懿奠定的基础。司马懿食粥而晋朝之兴,不就是始于斯吗?
司马炎是为晋武帝,他当国以后,晋室君臣穷奢极欲。当时,全国的总人口大约1600万,仅晋武帝在后宫中养的后妃宫女就近1万名。皇帝尚淫奢,臣僚争相效尤,奢靡之风日甚。丞相何曾“日食万钱”, 仍抱怨在那满卓珍馐中“没有可下筷子的地方”。 他儿子何劭“一日之供,以钱两万”,儿子超过了老子。晋武帝的女婿王济则更胜一筹。一次,皇帝驾幸王济府上,盛宴间,有一蒸豚(即整蒸的一只小猪),晋武帝一吃,格外鲜美,不同常味,他奇怪地问这豚怎么别有风味,这才知道小猪是用人乳喂养的。
晋武帝的儿子也是西晋一代纨绔子弟中最典型的一个。他在宫闱中长大,不谙世事,当听说天下饥荒,百姓饿死时,居然问道:“那他们为什么不去食肉粥呢?”他在晋武帝驾崩之后当了皇帝,很快天下大乱,生灵凃炭。西晋就破败在这个只知道肉粥的昏君手中。这是历史上因食粥而兴邦和败国的典型实例。
我国古代有关食粥的诗文和历史故事不少,小至养生,大至安邦,多有论及。早在两千多年就有了《礼记·月令》《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粥谱》,等古籍中有关各种粥的论述和食疗价值。北宋文人张来的《粥记》云:“毎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为最饮食之良。”苏东坡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至新,利膈益胃。粥即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粥诗中吟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是诗人的夸张,但经常吃某些精心调制的粥能养生延年却是可信的。
粥的品种丰富多彩。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粥》云:粥有普通、特殊之别。普通之粥有,曰粳米粥,曰糯米粥,曰大麦粥,曰绿豆粥,曰红枣粥,曰小米粥。
药粥是特殊的一类,凡是有疗效的瓜果豆类和药物花卉皆可入粥。有利湿消肿的红豆粥,清热觧毒的绿豆粥,养肝明目的苦瓜粥,滋肝利肺的芝麻粥,润肤养颜的红枣粥,防暑解热的荷叶粥,祛风明目的旱芹粥,清心除烦的白莲粥,清热觧毒的丝瓜粥等。据《长寿药粥谱》《食疗本经》《锦木秘录》记载,中国药粥多达500多种,堪称饮食疗法的宝库。粥不仅含有米谷的所有营养成分,而且十分易于消化,加入其他营养食物或药物后,保健疗病作用就更大。 (天津 刘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