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中医学的金元四大家

    时间:2018-2-10 8:00:46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王群海  浏览: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四位著名的医学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4个不同学派。


    刘完素(公元1120-1200年)亦称刘河间,是宋金医学界最早敢于创新并且影响较大的一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论方》十五卷,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年)也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他善用攻法,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和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


    李杲(公元1180-1251年)自号东垣老人,发展其师张元素脏腑辨证之长,区分了外感与内伤,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代表作是《脾胃论》。他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世称“补土派”。


    朱震亨(公元1281-1358年)世居丹溪之边,因以为号,30岁时才改儒学医。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他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症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世称“滋阴派”。他同时强调节制食欲、色欲的重要性。他的学说丰富了祖国医学,被誉为“集医之大成者”。在国外,日本于15世纪曾成立过“丹溪学社”,专门研究他的学说。

    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公元1310-1381年)在为朱震亨《格致余论》题词时说“金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宋真(刘完素)、曰张子和(张从正)、李明之(李杲),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救补,至于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异也。”又说: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有功于生民者甚大,宜与三家所著并传于世”。自此而后,“金元四大家”之称,则流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