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古人的养生之道

    时间:2019-1-18 18:15:34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徐玮玮  浏览:


    古代虽然没有发达的科技,但是古人非常重视养生,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养生,还有品德方面的养生。

    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同情、友爱的情感。寿,则有两层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可以传之久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了“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把仁义看得高于生命,认为必要时应该“舍生取义”。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百年来成为仁人志士的养德名言。他还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社会风尚。他认为良好的首先修养与练气功一样,有益于人体健康,每一个人都应“善养浩然之气”。

    汉代董仲舒指出“养心靠义”,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心情常保愉悦,心理健康常存。“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故仁人之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在之美以养其身。”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认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愁则心慑。

    明代《寿世保元》称:“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张景岳在《先后天论》中写道:“唯乐可以养生,欲乐者莫如为善。”简明地道出了为善、快乐与养生之间的联系。

    清代养生家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提出了把常存安静心、常存正觉心、常存欢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等,作为养德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