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东汉末年的一个深秋,名医华佗离开家乡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南下居巢(今安徽巢湖)一带行医,暂住在湖边的一家客栈。一日傍晚,他回客栈时看见几个青年正在比赛吃螃蟹,每个人面前都堆了一大堆蟹壳。华佗上前劝说道:“吃螃蟹适可而止,吃多了会呕吐、腹泻,还可能危及生命。”这群青年吃兴正浓,哪里听得进去劝,并未理睬华佗。
碰巧,这群青年也投宿在这家客栈。半夜,吃了螃蟹的几个青年大喊肚子痛。华佗被惊醒,心中虽知原委,也十分着急,但手边并没有解蟹毒的良药。这时,华佗忽然想起一年前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去年春夏之交,他在水边采药时,曾见一只小水獭吞吃了一条大鱼,肚子被撑得像皮鼓一般。它一会儿入水,一会儿上岸,三番五次折腾,看上去很难受。后来小水獭爬到岸上就近吃了些紫色野草的叶子,不久便安然无事了。
华佗想,鱼蟹同为水产动物,那紫草叶子能解鱼毒,必定也能解蟹毒。于是他提着马灯走出客栈院外,采了几把那种紫叶草,随即煎成汤剂,送给几个青年服下。过了一会,几个青年的肚子果然不痛了,次日一早他们赶紧向华佗道谢,并好奇地拜问那神奇的紫叶草叫什么名字。华佗拿来剩下的几棵药草,笑着答道:“你们看,这草药叶子呈紫色,服后肚子舒服,就叫它‘紫舒’吧!”由于安徽很多地方平舌音与卷舌音混用,不少人“舒”“苏”不分,后来慢慢就成了“紫苏”了。
紫苏,通常指紫苏叶,别名苏叶、苏子叶、赤苏、红紫苏等,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等功效,主治风寒表证、腹胀吐泻、妊娠恶心、鱼蟹中毒等。并且紫苏浑身都是宝,紫苏子、紫苏梗、紫苏根皆为中药,功效与紫苏叶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