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服务和群众利益血脉相连,只有基层服务能力真正提高,群众才不会“小病拖、大病扛”。
当代生命科学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世界范围内医疗供需显现突出矛盾之时,立足中国国情,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走中国特色卫生健康路,是用中国式的办法为解决好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作出的独特贡献。
破土:为基层中医药服务“强筋健骨”
2012年,就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出台《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就巩固和拓展基层中医服务进行专门部署。
2013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指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是当前中医药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认为,中国卫生事业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基层和农村。面对医改难题,如果做到90%的大病能在县城里解决,就会缓解大医院压力。因此,发挥“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箭在弦上。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中医馆时肯定了基层中医馆模式,他指出开设中医科、中药房很全面,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借着国家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东风,基层中医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二五”期间,提升工程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落实、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条件、特色优势和人才队伍等9项具体任务和5项保障措施,使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重大疾病、传染病防治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一项“工程”,必须要有看得见、摸得着、切实可行的抓手。
提升工程实施以来,2012~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累计投入资金6.91亿元,共支持补助全国3456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药馆或国医堂。
相较于西医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设备采购费,将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综合运用多种中医药技术方法,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提供医疗、预防、康复、养生等多种服务的中医馆投入“价廉效优”,西安二〇五所社区中医馆建设投入只有10万元。
因为价格低廉、疗效明显,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与手术、输液等相比,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降低了医保支出,减少了抗生素滥用等问题,吸引更多患者在基层就医。
除了“价廉效优”的特点外,中医馆在老年病、慢性病、多发病、康复医疗中也显现出巨大优势,受到百姓欢迎。
同时,各省也加大投入力度。在县、乡、村基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中,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最弱、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速度最慢的一环,是提升工程的难点,也是重点。
各省正是从这一难点、重点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扎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例如甘肃省从2012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一年建100个左右,到2015年已经建了400多个。
截至2015年底,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90.7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66%的乡镇卫生院都已设置了中医科。为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突破制约基层中医药发展的人才瓶颈,《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实施,开展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农村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中医专业大专学历教育,以及民族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实现了到2015年,培训6.65万中医药人才的目标,到2020年,将争取达到培训基层中医药人才13.3万人的目标。
各地也通过招聘、返聘、定向培养、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师带徒、岗位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发芽:找到基层中医药服务的“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