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岩针法是韩国独道的针法,源于《舍岩正五行》和《芝山医案》两本针灸著作。两部著作均成书于朝鲜时代(1392—1910年),具体时间不明确,《舍岩正五行》约是1644~1742年之间形成,《芝山医案》成书于1742年以后。两书作者亦不明确,仅在序文中分别出现作者别号“舍岩”和“芝山”。《舍岩正五行》的书名见于《芝山医案》的序言。两部著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直未被刊行,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下来,直至1970年代。由于历史上两部书总是合在一起抄写,故被误认为是一本著作,称之为《舍岩针法》。
《舍岩正五行》是一部针灸处方著作,内容主要是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针灸处方,附篇为其他针灸文献的引文。《芝山医案》是运用“舍岩针法”治疗的医案汇编,主要反映的是芝山先生的临床经验。而所谓“舍岩针法”实际上是在这两部著作基础上总结而成的。
正格、胜格配穴法概念
舍岩针法最大的特点是一种称为“正格”“胜格”的配穴法。《舍岩正五行》里有许多针灸处方,其配穴数少,以五腧穴为主,同一处方出现在不同的病症条目里。例如:肺经正格处方见于“燥症补泻。太白、太渊补,少府、鱼际泻”(《舍岩正五行·燥症门》);“气弱,肺汗。太白、太渊补,少府、鱼际泻”。又如肝经正格处方包括:“支饮,肝饮。阴谷、曲泉补,经渠、中封泻”(《舍岩正五行·痰饮》);“恐惧,肝汗。阴谷、曲泉补,经渠、中封泻”(《舍岩正五行·虚损》)。这样的配穴法即是异病同治的体现。
实际上,“正格”和“胜格”二词并未出现在《舍岩正五行》中,是《芝山医案》将《舍岩正五行》中重复出现的针灸处方归纳总结,并命名为“正格”和“胜格”。《芝山医案》序文中云:“正格如礼乐刑政,胜格如良将用兵。正格者,心经虚,则大敦、少冲补,阴谷、少海泻者也。胜格者,肺经风,少府、鱼际补,尺泽、阴谷泻者也。”这样的配穴法是舍岩针法的创新,是综合运用中医学理论的结果。
正格、胜格配穴法形成
究竟是哪种中医理论影响了舍岩针法正格和胜格形成呢?
第一,正格和胜格主要是以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来选穴。
五输穴的论述出于《灵枢经·本输第二》,“肺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在《难经·第六十四难》云:“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论述了五输穴和六阴经六阳经的五行配属。
第二,正格和胜格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为配穴、治疗原则。
《素问·厥论》中提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难经》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则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亢害承制理论源于五行相生相克的恒动状态,是说明五行关系指导下的补泻治疗原则。
第三,正格和胜格运用自经补泻法和他经补泻法选穴。
王好古的《此事难知·配穴例》中记载了自经补泻法和他经补泻法,云:“《七十七难》曰:上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先于足太阴经中补土字一针,又补火字一针,后于足厥阴经肝经内泻木字一针,又泻火字一针”。因肝经之病,补其脾经之土穴,又火生土,补脾经之火穴,泻肝经之木穴,又实则泻其子,泻肝经之火穴,说明了按照五行属性和相生相克理论来配穴的方法。
自经补泻法出自《针灸聚英·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篇,“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补(虚则补之)……太渊(为经土,土生金,为母,经曰:虚则补其母)。泻(盛则泻之)……尺泽(为合水,金生水,实则泻其子)”。补肺经则刺太渊,太渊穴为肺经的俞穴,属土,虚则补其母,土生金,故刺太渊穴能补肺经;泻肺经则刺尺泽,尺泽穴为肺经的合穴,属水,实则泻其子,金之子为水,故刺尺泽能泻肺经。
他经补泻法出自于《医学入门·针灸篇》,“凡针逆而迎夺,即泻其子也。如心之热病,必泻于脾胃之分。针顺而随济,即补其母也。如心之虚病,必补于肝胆之分”。实则泻其子,心经火实则泻脾胃经;虚则补其母,补木生火,心经虚则通过补木肝胆经来治疗。虽然病在心经,但可通过取他经之穴治疗之。
芝山论述正格、胜格配穴法
正格和胜格是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以下是芝山先生对正格和胜格的论述。
正格者,火之心经虚,虚则补其母,则肝木之大敦、心木之少冲补;制则生化,则肾水之阴谷、心水之少海泻,补木抑水,心火安生之意。
胜格者,肺经风邪,亢则害承乃制,补火制金,则心火之少府、肺火之鱼际补;实则泻其子,则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