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2日,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2019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4人,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10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此次增选院士中唯一一位中医药领域的院士。本版特别策划,介绍仝小林院士学术临床成果。
仝小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联盟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香港东华三院等客座教授。从医30余年,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研究,在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和方药量效学科的构建等方面做出了扎实而卓越的贡献。
在现代科学背景下,中医药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一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如何与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有效对接;二是传统中医强调诊疗个体化,但缺少群体化证据,疗效难被认可。
仝小林聚焦提高中医疗效这一核心问题,重新构建现代疾病的中医诊疗体系,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进行有效对接。以糖尿病为示范,构建了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的中医诊疗新体系,创制系列治法方药,研究成果形成首部《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和我国《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并被西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整体纳入。针对复杂性疾病代谢综合征,他创建了中医膏浊理论辨治体系,填补了中医对该疾病认识及治疗空白,实现了对肥胖、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等多代谢紊乱的整体治疗。针对影响中医药疗效的关键因素——方药剂量,他构建了方药量效理论框架,为合理用药提供了剂量规范和科学依据,显著提高了急危重症疗效。这些推动了传统中医学诊治体系的进步,为中医药应对现代疾病提供了新策略,使中医在现代临床诊疗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仝小林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省部级著作一等奖3项、国家图书特别奖1项。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292篇,其中SCI68篇。药物发明专利23项,转让20项,获新药证书1项。
为糖尿病全程提供有效治疗方药,系列成果被纳入国际、国内中医专病指南及国内西医指南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治者,希望接受中医诊疗。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独立降糖是业界公认难题,中药治疗一直处于辅助地位。仝小林带领团队历经20余年临床诊疗实践,通过摸索、探索、验证,构建了完整的糖尿病中医诊疗体系,突破了中药独立降糖难题,确证了中药降糖、减重、降脂等综合治疗作用,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构建糖尿病中医诊疗新体系
仝小林在临床中发现,传统中医用“消渴”理论指导糖尿病治疗,虽能改善症状,但不能独立降糖。该理论多适用于糖尿病中后期,而糖尿病前期和早中期尚存在中医理论盲区。他引入现代医学慢病全程管理理念,提出中医“糖络病”理念,将糖尿病全程按照核心病机分为郁、热、虚、损四期,分别对应糖尿病前期、早期、中期和并发症期,并明确其证候规律。针对2型糖尿病前期和早中期,提出其核心病机为过食肥甘导致中满内热,以“脾瘅”(瘅,意为热)理论指导郁热期治疗,创立以“开郁清热法”为核心的系列治法方药,填补了中医对前期和早中期治疗的空白;传统消渴理论被重新梳理后用于指导中后期治疗,并创新应用传统经方治疗糖尿病各阶段。他抓住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这一特异性表现,倡导“糖络并治,全程治络”,构建了以“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糖络并治”为骨架的糖尿病辨治新体系,并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验证其有效性。他主编的《糖络病学》被纳入十三五创新教材,专著《糖络杂病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系列成果被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25项科研成果之一,并被载入《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其卓著的疗效和突破性成果被纳入全球首部国际中医专病指南及国内中医药行业指南,“糖尿病与中医药”作为独立章节被整体纳入我国西医糖尿病指南。首次使中医诊疗在专病领域与主流医学并行,找到了传统中医进入现代医学主流治疗可以借鉴的途径。这种糖尿病中医方案,为未来更多慢病、疑难病、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示范。
研发系列方药,为糖尿病不同阶段治疗提供新选择
在新诊疗体系指导下,仝小林将多个经典名方引入糖尿病不同阶段,并通过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确认其有效性,阐明其降糖机制。
针对糖尿病前期,他证实天芪降糖胶囊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32%,该药被《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与2017版推荐,为糖尿病预防提供新策略。该成果被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评为2014年度“中国糖尿病十大研究”,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奖的中医药成果,并获2016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