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8岁的严石卿是上海某外资医疗设备企业最年轻的技术总监,他的朋友都认为,他将在医疗设备研发领域开疆辟土,前途无可限量。令人意外的是,严石卿选择了辞职,专心帮助父亲严蔚冰推广易筋经导引法。“那时并不完全懂父亲的情怀,只是看着他年事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繁重,希望能帮他分担一些。”谈及过往,严石卿从不觉得后悔。
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易筋经也曾走在“失传”的边缘。自幼习武、熟识各路功法又对中医颇有心得的严蔚冰,对此深感心痛。在他看来,主要靠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去群众基础,就会渐趋落寞甚至失传。破“传承困境”的重中之重就是让它们与人们生活紧紧相连。
从2009年到2019年,严蔚冰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把易筋经,推广到社区、医院、中小学以及中医药高等院校,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中医导引的魅力。
易学好用深入百姓生活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记载,中医六大技术体系为“针、砭、灸、毒药、导引、按跷”。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包括易筋经在内的中医导引如被岁月尘埃掩盖的美玉,渐渐不为人知。
“在众多导引术中,易筋经的强身功效最突出,而且易于学、便于练,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多番思量,严蔚冰最终把传承推广易筋经作为自己的使命。
第一步从哪里开始?严蔚冰选择从社区、农村入手,“只有实实在在贴近基层百姓,传播才有意义。”2009年,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严蔚冰带领团队走进老龄化社区传授易筋经。
“用老百姓能理解的方式走进他们生活。”谈及在社区的推广经历,严蔚冰介绍,老年人这一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太过艰涩,导引动作更具吸引力。69岁的韩大妈就是最早一批受益于易筋经社区推广的老人,常年练习后,她的身体有了很大改善,“以前经常腰酸腿痛的毛病再也没犯过,腿脚利索了,还能带孙子。”
2010年,严蔚冰带领86位社区老人在世博会上表演易筋经,如潮的好评让严蔚冰倍感温暖,他知道,自己迈出了易筋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的坚实一步。此后,严蔚冰带领团队整理出版《易筋经导引法传习录》(社区版),累计培养社区辅导员618名,建立社区传习点104个,传播覆盖人群约50万。
为进一步深入基层,严蔚冰还倡导成立上海陶唐导引文化发展基金会,与善小公益基金会、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励志阳光助学基金合作,借助公益平台,把易筋经送到农村。宁夏、云南、湖南、贵州等多地的乡村医生和希望小学师生接受培训,他们既是受益者,也是传承人。
建立标准回归教育体系
怎样为传承注入活力?严蔚冰面临新的问题。他看到,很多非遗项目在被抢救、保护后仍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传承人“老龄化”。据统计,2018年,前四批代表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已达到78岁。
传承推广需要老一辈的沉淀,也需要新生代的活力,严蔚冰将目光瞄准了中医药高等院校,“让包括易筋经在内的中医导引学回归到中医药教育体系中,才能为其传承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严蔚冰先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设《中医导引学》课程,并编写出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导引学》《中医导引方法》。
易筋经高校推广方兴未艾,有个“瓶颈”问题却不容忽视,就是一直靠师徒相传的易筋经尚没有统一标准。“标准问题不解决,易筋经广泛传播必然受阻。”严蔚冰说。
2016年,严蔚冰所在的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共同申报中华中医学会团体标准《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技术规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广泛征询,数易其稿,终于通过评审,正式发布。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办公室主任郭宇博介绍,易筋经是全国首个制定团体标准的功法,标准规范了各导引势动作要领、禁忌等,并对各类人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练习提出合理指导意见。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何文忠认为,标准的制定为规范化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