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3个月,于12月12日无明显诱因,突发呕吐,进食即吐,伴发热,最高39℃。就诊于太原市儿童医院,化验血常规:中性粒细胞8.1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7.9%,淋巴细胞数0.77×109/L,淋巴细胞比率8.3%,CRP正常,腹部彩超未见异常,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效不佳。服药2天呕吐加重,不能进食,泻下水样便,日10余次,精神萎靡。
后又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便常规化验便颜色:黄色,便潜血(-),便白细胞(-),便红细胞(-),脂肪球(++),轮状病毒(+)。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醒脾养儿颗粒,口服中药葛根芩连汤加味,15日患儿仍精神萎靡,不能进食,大便10余次,水样便,无尿。
16日患儿家长慕名来到平遥县中医院治疗。见患儿口渴无尿,水样便,进食即吐,给予《伤寒论》的“利小便,实大便”的五苓散。方药:茯苓10g,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2g,桂枝4g,水煎2次,1日1剂,分多次频饮,服药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仍为水样便,能进食。
17日见小儿面色白光白,口渴减轻,考虑脾阳不足,给予五苓散合理中汤。方药:茯苓10g,白术10g,猪苓10g,泽泻12g,桂枝4g,干姜5g,党参5g,水煎1次,服1天,1剂服2天,痊愈。
体会: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中医认为小肠主泌别清浊,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便溏),膀胱气化失司,可见到五苓散方证(口渴,食入即吐,小便不利),治以“利小便,实大便”。患儿因面色白光白,吐泻太过,精神萎靡,伤及中焦脾阳,故合用理中汤,温补脾阳,健脾益气。1剂而定,2剂而愈,效如桴鼓。小儿病重用药剂量宜大,但宜少量多次频服,同时严密观察患儿的大小便、面色及饮食。禁食肥甘饮食、水果,可多食山药、米粥。(韩士承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