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
人格心理学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对人格与健康关系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诸多篇章涉及人格与心身健康的内容,这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阴阳五态人格类型学说认为:阴阳含量的多少影响着个体行为、心理、生理特征,并且能够影响到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依据人的外貌特征、体质类型和心理与行为特征的不同,以阴阳为代码,认为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
《素问·经脉别论》:“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并且提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这里提出的“勇”“怯”实则指不同的人格特征。《黄帝内经》中曾多次提到“勇”“怯”之人在发病与诊治方法中的不同。说明中医学对人格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均已有所认识。
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学说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格相关理论丰富多彩,也是中医学和中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人格理论。
“元神”与“识神”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孙泽先教授在他的《归根心理学》中深刻地阐述了中医深层心理学中有关的人格的论述。《太乙金华宗旨》指出,人的意识分为识神和元神。识神属后天,而元神属先天。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识神相当于意识,而元神则相当于无意识。识神与元神之间的关系,很像一棵生长着的树。识神就如看得见的,向上生长的那一部分,即树干枝叶等。元神(无意识)就如看不见的、向下生长的那一部分,即树的根。意识是显在的,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它的表达方式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无意识是潜在的,我们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它的表达方式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入。在中医气功经典中,人格重建有两个途径,一个称为“德”,一个称为“道”。“德”,是在意识的层面上重建人格,其要点是多向根中输入良性根结、少向根中输入不良根结,提高根结格局的和谐性,从而提升人格的档次。“道”,是在无意识层面上重建人格,这是一种深入无意识的特殊技术,通常被称作“练功”。其要点是入静归根,理顺根结,改善根结格局,提高根结格局的和谐性,从而提升人格的档次。中医气功学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内气功的修炼,显然是以“自我锻炼、自我修复、自我调整、自我治疗、自我康复、自我完善”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与人格修炼的。
其他人格学说
在国学经典中,“圣”“贤”“真人”“佛”是出现率极高的词汇。这些称谓,就心理学意义而言,指的是现实世界中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而不是神话世界中的神。当然,相对于圣贤,常人的人格往往是不完善的,即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为了促进人格的健康成长,国学中儒、道、佛都建立了十分独特的技术,儒家叫做“修身”,佛家叫做“修行”,道家叫做“修炼”。这种技术,实质上就是国学中独特的人格重建技术。
儒家的“修身”,讲的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礼记·大学》)。体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儒学十六字真传。
佛家的“修行”,在《七佛通戒偈》中有十分简明的表达,第一个方面是行为必须端正,坏事一件也不要做,好事则要多多地做。第二个方面是内心要不断净化,去除贪婪、嗔恚、固执等种种病理心态,从而显现蕴含于心灵深处的大智大慧。
道家的“修炼”,可分“修德”与“修道”两个方面。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修德”是在意识层面上重建人格,而“修道”则是从无意识层面上重建人格。
汪凤炎在《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一书中,详列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有关人格的学说还有儒家的“君子—小人”二分式人格类型说、刘劭的十二种人格类型说和“英雄三种类型”说。如果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关于人格的理论以及修炼的方法、技术还应该有不少。除传统中医药学中有关五态人格、勇怯人格理论以外,中医深层心理学理论和以上这些国学中有关人格修炼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显然都是中医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这也是对中医药学理论的丰富、补充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在中医心理学人格建构中的意义
人格是对生活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人的描述,因而,中医心理学人格建构受到整体观念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