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浩军,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二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30余载,善用经方治疗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胃痞(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胃脘痛(胃溃疡)、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主持并参与省、市科研课题8项,主编《伤寒心悟》《六经辨治脾胃病》等专著,并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
组成:吴茱萸10克,红参10克,半夏10克,生姜30克,茯苓30克,大枣10克。
功效:温中散寒,降逆制酸。
主治:吐酸病,属阳明厥阴寒证。临证多以呕吐酸水清稀为主,伴胸脘胀闷,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白,脉沉迟主要表现。
用法:以上诸药,加水浸过药面,浸泡1小时,武火煎开,文火煎煮20~30分钟,倒出药液,加水如上述煎法再煎第二煎,混合两次药液,分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方解:萸夏止酸汤是以吴茱萸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化裁而成。吐酸病其喜唾涎沫清稀者,正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相符,六经辨证其当属阳明厥阴寒证。如《伤寒论》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及第378条:“干呕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常因或过食生冷,寒邪直中阳明胃,或素体脾虚阴寒内盛,皆可内犯阳明胃、甚则厥阴肝。胃主受纳,阳明胃寒,痰湿内生,则胃失和降;肝主疏泄,厥阴肝寒,则阳升之机不利,胃气不降反升,而致吐酸。本方取吴茱萸性辛热,擅温养厥阴肝寒,为君药;并重用生姜辛温,以温散阳明胃寒,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臣药;茯苓取其甘淡,淡渗利湿,红参甘温、大枣甘平补虚和中,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温补阳明厥阴之寒,而达利湿降浊制酸之功。
临证加减:若嗳气者,加旋覆花;反酸甚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若胃脘胀闷,加厚朴、砂仁;呕吐重者,加竹茹、橘皮;泛清水多者,加干姜、陈皮。
验案:杨某,女,38岁。反复吐酸半年,加剧1周。刻下症见:呕吐酸水清稀,胃脘部胀痛不适,恶心,头痛,乏力,四肢不温,纳寐差,大便1日3次,质稀,舌淡苔白,脉沉迟。属阳明厥阴寒证,治以温补阳明厥阴之寒,以制酸止呕,予萸夏止酸汤加减。处方:吴茱萸10克,红参10克,生姜30克,半夏10克,大枣10克,茯苓30克。患者服3剂后诉上腹部胀痛减轻,恶心欲呕、头晕亦减,仍有吐酸、纳寐差,舌淡红苔白,脉沉迟。守前方加海螵蛸30克,煅瓦楞子30克。再服5剂,后诉吐酸已除,守方再进5剂,巩固疗效。
本患者素体脾胃较虚,又过食生冷之品,寒邪直犯阳明厥阴,清阳不升而浊阴不降,则吐酸;邪气循经作祟,致头痛、四肢不温,证属阳明厥阴寒证,治予萸夏止酸汤温养阳明厥阴之寒,以达止呕制酸之目的,药后病愈。
(福建中医药大学 苏君蓉 杜思霖整理 章浩军指导)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