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剂型丸、散、膏、丹中,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使用频率比较少的当数“丹剂”。老百姓对于丹剂总有一些神秘感,这可能跟淮南王刘安有关。刘安的传奇,不仅因为他误将石膏泼到豆浆上被动“发明”了豆腐,还因为他迷恋仙丹炼制术,梦想得道成仙。有一次炼丹炉倒塌,炉中丹剂被他饲养的鸡、犬服食后飘飘飞升上天,几欲成仙,成就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典故。其实,中医常用的丹剂,跟这些传说差距很大。
丹剂属于中医外用药范畴,分红升丹和白降丹两类。红升丹用于溃疡疮口不敛、肉芽暗滞、腐肉不净,拔毒生肌有奇效;白降丹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二者在制法上也有一些区别。升丹用水银、朱砂、雄黄、皂矾、白矾和火硝作原料,降丹用朱砂、雄黄、水银、硼砂、火硝、食盐、白矾和皂矾作原料;升丹用升法,收丹罐体在上,降丹可以选用升法,也可以用降法,收丹罐体在下。密封严实是炼丹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不仅是制作技术的要求,还涉及劳动保护,因为炼丹过程中如果密封不到位发生泄漏,人吸入含汞蒸气极易造成蓄积性中毒事故,轻者引发脏器损害、生理机能减退,重者危及生命。有经验的老师傅都在罐体(传统制法是选用上等“山西阳城罐”)上放一粒米或者一小团棉花,米至焦黑,是升丹炼成的火候指征;米焦黄或者棉花团焦黑时,初步显示降丹炼制完成。炼丹最后一道工序是收丹和“去火毒”。有一个术语叫作“坐胎(也称结胎)”,说的就是丹剂在形成过程中,由固态化生气态,进而凝固附着在罐体内壁,再还原到固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操作间高度安静,要避免任何震动,因为即使是幅度极小的震动也会造成“坐胎”失败,导致前功尽弃。
其实,“遵古炮制”最讲究的就是凝神静气、淡泊名利。正所谓“名缰利锁抛深澳,躁气浮心洒浅滩”“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不仅在制作膏滋剂、丸剂时需要静下心来,在丹剂炼制过程中静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切工艺性极强的制药技术只有静下心来,才有可能被发挥到极致。
(汪正清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