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苏荣扎布是著名蒙医大家,尤其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今笔者将苏荣扎布的宝贵经验介绍如下,希望中医同仁能有所借鉴,共同提高。
心脏病的蒙医病因
蒙医药六基症理论为“赫依、希拉、巴达干、楚斯、黄水、黏虫”。蒙医理论将疾病的性质归纳为寒热两种,将发病部位归纳为脏腑、黑脉、白脉、五官等。蒙医理论明确指出,发病本身的内在条件是指三根七素,即内因;致病因素指外界因素,即外因。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三根出现偏盛偏衰等反常状态而失去平衡时,就产生疾病,这是病理活动的基本原因。
心脏病蒙医病名为“朱日很·某某”,是指患者自觉心中跳动、惊恐不安、或心前区疼痛,气短,不得平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四部医典》将其轻者称为“心刺痛”,重者被称为“心虫痛”。与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表现相似。
心悸的内因主要有赫依、希拉和巴达干三种。其外因指极度惊恐,较长时间思虑过度、失血过多等原因,多因赫依偏胜而窜行于心与主脉,引起功能紊乱;或因过食烟酒及辛辣食品、劳累过度、恼怒愤恨,则希拉偏胜而客于心;或房事过频、遗精、水饮内停等原因而巴达干偏胜,侵及心府等。赫依、希拉、巴达干相互交搏,功能紊乱,造成躁动不安、心不能自主而引起心悸。
心痛的内因主要与赫依、楚斯偏盛偏衰有关。其外因包括平素恣食膏粱厚味、嗜烟酒成癖之人遇有强劳,恼怒而楚斯偏胜,恶血上炎,影响胸膈,与赫依交搏于心;或平素从事脑力劳动、年老体衰之人遇有心情不畅,思虑过度,兴奋异常而赫依偏胜,上冲胸膈,与楚斯交搏于心;或久病体弱,肥胖少动之人遇有阴雨、饱餐、受寒而血凝胸膈,气机不畅等。如此使心区气血运行受阻,不能供养而发心痛。
治疗方法
《四部医典》中云:“治心、主脉、大肠之病,应以抑赫依为主。”因此治疗心脏病以抑制赫依为主。蒙医学认为,清晨是气温凉爽而赫依易发之时,故早晨一般均用镇赫依、祛巴达干之法;中午气温高,希拉与楚斯病易发,此时应予清希拉、凉血的寒凉之法;晚上寒温适中,应给予燥黄水、通白脉之药,或给予含有草乌、水银之类稍有毒性成分的方剂为主,意在卧床休息的状态下将草乌等药物的毒性反应降到最低程度。
心一号为苏荣扎布的验方,为七味广枣散(收录于1985年版《中国药典》)加减而成,苏荣扎布用该药治疗心脏病,于早晨服用。该方有抑赫依、安神宁心功效,治疗心痛具有良好疗效。
中午使用心二号。心二号由肉豆蔻、沉香、兔心、广枣、白云香、石膏等组成,具有清赫依热、凉血、安神功效,治疗心悸具有很好的疗效。方中沉香抑赫依、清热、止痛;兔心抑赫依、镇痉;白云香燥黄水、止痛、解毒;石膏清热、止咳。
晚上则服用珍宝丸,配用三十五味沉香散为引。珍宝丸加服三十五味沉香散是苏荣扎布多年总结的宝贵经验,此方法具有调节、改善、滋养神经作用,在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在蒙医界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典型医案
巴某,男,58岁,2003年3月6日初诊。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2年,确诊为冠心病5年,此诊胸闷、气短、心前区刺痛10天,伴心慌、烦躁、便秘、寐差等症状。胸闷每次发作约5分钟,1天数次,曾服用多种药而无效。本次犯病是由心情不畅引起,尿清而气味不大,舌苔薄白,脉弦伴间歇。查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伴有早搏,诊断为心绞痛。方药:早晨予心一号,配六味安消散为引;中午予心二号,配七味檀香散和大剂汤为引;晚间予珍宝丸二号,配三十五味沉香散为引,连服5天。二诊,心绞痛大减,气短、胸闷消失,前方有效。但考虑到患者高血压史多年,存在着白脉受损因素,因此午方改为大剂汤为引,晚改服珍宝丸一号和二号,配三十五味沉香散为引,连服半个月,心绞痛完全消失,1年后随访未犯。(李鹏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