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 “让医古文传承后继有人!”

    时间:2021-8-30 9:16: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梦雪  浏览:

    7月28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第三十次学术研讨会上,第二批中医典籍与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计划成功收官,23名擅长中医古籍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考据学等知识的传承人出师结业。

    “加上第一批培养的32人,现在已经有55名传承人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文献学家钱超尘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中医古籍领域深耕50年,他将所有热忱都献给了医古文教育事业,只因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让医古文传承后继有人!”

    困境:医古文传承岌岌可危

    说到学中医,就绕不开医古文,几乎所有中医药高等院校都把医古文作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上世纪60年代,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五位老中医——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上书卫生部,针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提出意见,其中一条就是要加强医古文教育。根据“五老”的建议,北京中医学院的医古文课时增加为224学时,连续学习3个学期。1981年,任应秋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振臂高呼:“学中医必先学好医古文。”由此,医古文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医古文教育的发展并不顺利。钱超尘回忆,到本世纪初,各中医药大学的医古文平均学时数被压缩至70学时左右,目前又降至60学时,其中最少的仅有36学时。在钱超尘看来,医古文传承岌岌可危。

    “一周上一次课,一共上一学期,大约能学五六篇文章。”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大一学生王译翻开近400页的《医古文》教材,找出几篇自己学过的文章。期末考试刚刚结束,他的医古文考试成绩为91分。然而,考取高分却不代表水平达标,王译坦言,他平时阅读中医古籍非常困难,即使借助工具书也常常读不明白。

    “学时少,很多内容讲不透,考试出题不敢太难。”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主任委员杨东方说,由于课时缩减,像《大医精诚》这样的经典文章也不得不成为自学篇目,因为它含的语法知识点较少,用课上时间精细讲解有些“不划算”。

    “学不好医古文,就读不懂中医经典,学不好中医。”执教医古文30余年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育林举例说,有博士生研究《伤寒论》竟以伪书“桂林古本《伤寒论》”为依据,更有许多从业者因对中医经典误读、错读而导致临床疗效不佳,这都是医古文基础不扎实的缘故,在他看来,大力推动医古文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抢救:想方设法壮大人才队伍

    “不仅是推广,还要抢救。”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谈到,医古文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只是随着高校课时的减少,很多知识越来越鲜为人知,比如上古音韵学已经濒临失传。

    钱超尘是目前中医界少数几位精通上古音韵学的专家之一。他介绍,上古音是指周秦两汉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只有掌握上古音才能回到古代语境中与古人“对话”,从而真正读懂中医经典。比如针对《素问》“七篇大论”的成书时间之争,钱超尘就运用上古音知识证明了其成书于东汉,破解了这一中医学史上的难题。在他的呼吁下,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在联合筹备上古音韵学专题培训班,力争通过长时间、“高精专”的培训,培养一批精通上古音知识的学者,抢救濒临失传的学科。

    “要建立有利于医古文发展的体制机制。”钱超尘说。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扶持医古文学科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创新招生机制,允许博士生入学考试时,以医古文代替英语考试;建立钱超尘名师工作坊,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传承新机制;支持“古汉语与医古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等。

    “要想方设法壮大人才队伍。”王国辰强调,人才是医古文学科薪火相传的力量之源,中华中医药学会应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和专家资源,为医古文传承创造条件。

    2014年6月~2017年6月,医古文研究分会开展第一批中医典籍与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计划,负责教学的指导老师除了钱超尘、王育林,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逸山、张如青,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许敬生和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沈澍农。6位导师分别招收3~10名学员,分组开展教学。钱超尘坚持每月一次当面授课,风雨无阻。3年时间里,他为弟子们详细讲述了文字学、上古音韵学、训诂学、《伤寒论》《黄帝内经》版本学以及章太炎、傅青主在中医学上的重大成就与贡献等。第一批出师结业的32名传承人共发表医古文相关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主持课题60余项。2018年8月~2021年7月,第二批培养计划圆满完成,在王育林、张如青、沈澍农、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瑞贤4位专家的指导下,23名传承人走出师门,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传承推广医古文细细耕耘。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青年教师杨明明是第二批传承人,她博士毕业于汉语言文字学专业,3年的培训让她受益匪浅。“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给学生上课更有底气了。”杨明明说,通过系统培训,自己完成了从“文人”到“中医人”的转变,现在,她在课堂上不仅着重向学生讲解句读知识,还非常注重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医药的兴趣。

    契机:在中医药发展大潮中振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政策要求无疑为中医药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抓手。

    “中医药发展的大好形势为医古文复兴创造了契机。”在王育林看来,中医古籍对中医药发展至关重要,屠呦呦受《肘后备急方》启示而获诺贝尔奖就是有力证明,随着中医经典越来越被重视,扎实的医古文功底会逐渐成为中医学子的必备素质。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步,学不好医古文,就走不好传承路。”王国辰认为,要用医古文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医经典著作宝库的大门,努力汲取先贤智慧,为指导中医药临床与科研作出贡献。中华中医药学会将进一步组织专家对中医古籍相关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考据学等知识进行深入挖掘、系统总结,将珍贵的资料留下来,让医古文学科在中医药大潮中振兴发展。

    2021年上半年,85岁的钱超尘开始夜以继日地撰写《灵枢经韵读》和《伤寒论伪本揭秘》。“要从医古文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钱超尘说,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古文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语言标识,希望年轻中医学子以医古文为工具,挖掘中医药的内在价值,建构中医药学术话语权,并深入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医药振兴发展作贡献。(张梦雪)

    (责任编辑:董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