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诗中葫芦 方中良药

    时间:2022-9-22 15:48: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黄新生  浏览:

    葫芦是食药两宜之物,种类较多,李时珍说:“长瓠、悬瓠、壶卢、匏瓜、蒲卢,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

    现代将果实呈哑铃型或扁球形的葫芦和果实呈扁球形的瓠瓜通称为葫芦;果实粗细均匀而呈圆柱状的称为瓠子;结实较多,果实呈哑铃型但较小的称为小葫芦。它们均是葫芦科葫芦属植物,民间通称为葫芦,又写作壶卢。

    葫芦有利水通淋之效,虽品种众多,味道甘苦亦不同,但多数可入药,且在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

    诗中葫芦寓意深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这首诗是《诗经·小雅·南有嘉鱼》的第三章,以缠绕在树木上的甘瓠起兴,描写宴饮之乐,表现宾主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在《诗经》中,瓠、壶、匏指的都是葫芦。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邶风·匏有苦叶》)葫芦成熟叶枯黄,济河渡口水深广。水深浮着葫芦泅,水浅提着衣服趟。葫芦中空,在水中有较大浮力,是比羊皮筏更为古老的渡水工具。《国语·鲁语下》曰:“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韦昭注曰:“共济而已,佩匏可以渡水也。”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小雅·瓠叶》)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君子备好醇香酒,斟满酒杯尽情尝。葫芦是夏季主要蔬菜之一,《管子》曰:“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说明葫芦在蔬菜中具有重要地位。元代王祯《农书》说:“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煎作果,可削条作干。”《红楼梦》中的干菜有葫芦条儿。古人将天上的一颗星星命名为匏瓜星,并认为匏瓜星明亮,则五谷丰登,瓜果丰收。孔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其中的瓠瓜指的就是瓠瓜星。

    葫芦入药可利水通淋

    葫芦的成熟但外皮尚未木质化的果实(葫芦),葫芦的茎、叶、花、须(葫芦秧),种子(葫芦籽),老熟果实或果壳(陈葫芦瓢)均可入药。

    “匏瓜空自系闲庭,错认壶卢当药瓶。消渴既除铛不倒,石淋堪止户能扃。浴除胎毒须多效,漱止牙痛子有灵。取叶作茹荒岁用,耐饥穀食可消停。”(清代赵瑾叔《本草诗·壶卢》)葫芦是常用的利水消肿类中药,味甘、淡,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通林、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腹水、黄疸、消渴、淋病、痈肿的治疗。《滇南本草》载:“(瓠匏)苦能下水,令人吐,除面目风邪,四肢浮肿。甜能利水,通淋,除心肺烦热。”

    “葫芦甘平,通利小便,兼治心烦,退肿最善。”(明代龚廷贤《药性歌括四百味·葫芦》)葫芦味淡气薄,功专利水道而消肿,配伍猪苓、茯苓、泽泻等,可治疗面目浮肿,大腹水肿,小便不利证。

    “葫芦味甘平微毒,利水消浮止渴烦,瓠虽稍苦性无异,虚胀冷人切莫吞。”(明代李梃《医学入门·葫芦》)葫芦能利水通淋,配伍滑石、木通、车前子等,可治疗热淋;配伍萹蓄、白茅根、小蓟等,可治疗血淋。葫芦还可利湿退黄,配伍茵陈蒿、栀子、金钱草等,可治疗黄疸。

    葫芦作为常用的食疗佳品,和鲫鱼煮食,可治疗脚气水肿;鲜葫芦捣烂绞汁,用蜂蜜调服,可治疗高血压、烦热口渴、肝炎黄疸、尿路结石;葫芦瓤和赤小豆水煎服,可治疗水肿。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诗中的瓠犀,指的是葫芦籽,李时珍说:“(葫芦)瓤中之子,齿列而长,谓之瓠犀。”用葫芦籽形容庄姜牙齿洁白整齐。葫芦籽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肺炎、肠痈、牙痛的治疗。诗中常用葫芦籽形容美女的牙齿,其实它还是治疗牙科疾病的常用药。《圣惠方》记载,葫芦籽煮水含漱,可治疗龋齿疼痛;《御药院方》载,葫芦籽同牛膝煎水含漱,可治疗齿龈肿痛,齿摇疼痛。

    “自种双桐已四年,秋来匏瓠小篱穿。上床不怕陈登叹,我欲归求许汜田。”(宋代晁补之《怀缗居》)葫芦秧味甘,性平,具有解毒散结的功效,用于食物中毒、龋齿痛、鼠瘘、痢疾的治疗。陈葫芦瓢味甘、苦,性平,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水肿、黄疸、臌胀、便血、崩漏的治疗。

    甘瓠苦匏也属葫芦

    瓠子(甘瓠)肉厚汁多,鲜美清香,更多作为蔬菜食用。但苦瓠子由于含有较多的葫芦苦素,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不宜食用。瓠子的果实(瓠子)、种子(瓠子籽)和老熟果皮(蒲种壳)均可入药。

    “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向人更逞廋藏巧,怪道桑梢拄一瓢。”(宋代杨万里《甘瓠》)瓠子又名甘瓠、甜瓠、净街棰、葫芦等,味甘性凉,具有利水、清热、止渴、除烦的功效,用于水肿腹胀、烦热口渴、疮毒的治疗。

    “龙钟好在梦中身,剩喜今年又食新。不用更烦人祝鲠,轮囷瓜瓠是常珍。”(陆游《食新》)瓠子籽味甘,性寒,归肺经,具有解毒、活血、辟秽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山岚瘴气的治疗。

    瓠子的老熟果皮蒲种壳味苦、淡,性寒,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四肢浮肿、臌胀、小便不通的治疗。

    “秋水横流下者巢,踰推百里即荒郊。已知举世皆行潦,且复因人赋苦匏。”(顾炎武《淮北大雨》)苦葫芦又名苦匏、蒲卢、苦瓠、约壶、长柄茶葫芦、药葫芦等,味苦性寒,归肾、肺、脾经,具有利水、消肿、清热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黄疸、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的治疗。《神农本草经》载其:“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临床用苦葫芦治疗糖尿病,但其性寒,虚寒体弱者禁服。

    苦葫芦籽味苦,性寒,归肺、脾、肾经,具有利水、通窍、杀虫、解毒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鼻塞、鼻息肉、龋齿、聤耳、疥癣的治疗。苦葫芦花味苦,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散结、拔毒、敛疮的功效,用于鼠瘘的治疗。苦葫芦蔓味苦,性寒,归心、肺经,具有杀虫解毒的功效,用于麻疮、白秃疮的治疗。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陆游《刘道士赠小葫芦》)小葫芦又名腰葫芦、观赏葫芦,由于其味道较苦,主要用来入药,或做成工艺品观赏。小葫芦的果实(苦葫芦)、种子(苦葫芦籽)、花(苦葫芦花)、茎藤(苦葫芦蔓)、老熟果实或果壳(陈葫芦瓢)也可入药。(黄新生 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