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何成瑶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卓雨农先生第三子卓启墀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中西医妇科的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论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等,效果良好。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重视基础研究和女性生理特点,善于整体把握,调肝思想贯穿始终。在治疗中坚持求因治本,标本兼顾,以治本为重。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于何成瑶治疗经期乳房胀痛经验,现将其整理如下,以飧同道。
经行乳房胀痛是指每于行经前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胀痒疼痛,主要症状为经前两周之内出现乳房胀痛,周期性反复发作,严重者不能触衣。经行乳房胀痛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经行乳房胀痛发病呈上升趋势,常伴有心烦易怒、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日常工作和学习。目前西医将其归属经前期综合征,多予对症治疗,远期疗效欠佳。何成瑶从调肝出发治疗本病,收效显著。
病因病机
何成瑶认为经行乳房胀痛多因情志抑郁,肝失调达而发病,主责在肝,与乳络不通相关。《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本病多发生在经前或经期,正值气血下注冲任血海,易使肝血暂时欠充,肝气偏亢有余。从经络循行分布可知,足厥阴肝经布胸胁绕乳头而行。清代阎纯玺《胎产心法》有云“肝经上冲,乳胀而溢”,肝经失常,不通则痛,可致乳房胀痛不适。肝气有余而血已亏是女性经行前期生理特点,若情志过激,郁则不达,怒则气上,郁怒伤肝,则致肝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壅滞脉络。乳络瘀滞不畅,遂可见经行乳房胀痛。故经行乳房胀痛主责在肝,与乳络不通相关。浙江中医药大学张翼宙认为现代女性多因工作压力及精神情志等影响,出现情志抑郁,日久导致肝失调达,致气机阻滞不畅而发病。《女科经纶·卷一·月经门》言:“凡妇女病多是气血郁结,故治以开郁行气为主。”何成瑶认为,肝在五行中属木,主动,主升,喜条达,恶抑郁。女子以肝为先天,故经行乳房胀痛治疗上,宜标本兼顾,以调肝通络为妙。调肝理气,通达乳络,肝畅络通则病自愈。
典型医案
吴某,女,35岁,诉反复经前乳房胀痛3月余,复发加重2天。2018年12月25日首诊: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7日,周期28~30日,经量适中,色红,偶有血凝块、经行腹痛等症。3个月前,因与人起争执,恼怒甚,于经行一周前出现乳房胀痛,心中烦闷,痛处可忍,未予重视及诊治,经行后自觉乳房胀痛减轻。上诉症状反复发作,适逢经前1周,患者连续熬夜饮酒,就诊前2天出现乳房胀痛,不可碰触,疼痛难忍,焦躁不安,无心工作,遂来就诊。舌红,苔薄白,脉弦。精神疲乏,焦虑面容,纳眠欠佳,二便调。BP:100/70mmHg,心率:79次/分,双侧乳腺触诊未扪及肿块,双乳广泛压痛,局部皮肤未见红肿,乳头无溢液。辅查:乳腺彩超未见异常。
诊断:(肝郁气滞型)经行乳房胀痛。
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方药:柴胡20g,当归15g,白芍15g,青皮15g,香附15g,羌活9g,川芎9g,桂枝9g,栀子6g,郁金6g,合欢皮6g。共7服,每日1服,分3次服用。嘱患者月经来潮前服用,经行停药,经停后续服药。经期前后不可饮酒,服药期间清淡饮食,忌食生冷。
2019年1月7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双侧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此次经行经量较前稍增多,色暗红,无血块,时感小腹冷痛,舌红,苔白,脉弦细。予原方加艾叶9g,再投7服,每日1服,分3次服。嘱患者规律饮食作息,保持心情舒畅。连续2个月电话随访,患者诉经前乳房胀痛消失。
按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情绪不畅,郁怒伤肝,肝气郁结。又因患者饮食作息不规律,连续熬夜,《素问·五藏生成》曰:“人卧血归于肝。”患者经行前连续熬夜,血不归肝,肝血亏虚甚,肝失濡养,疏泄功能失常,肝气又郁而不达,气血运行失常,瘀滞乳络,不通则痛,故出现经行乳房胀痛不适,疼痛难忍。结合患者症、舌、脉,辨证为肝郁气滞,治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中重用疏肝解郁之要药柴胡为君药,配伍青皮、香附疏肝开郁散气,使肝气条达。郁金辛散,入肝经,既行气散肝郁,又活血止痛;川芎为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活血行气止痛,郁金与川芎二药合用,共助柴胡疏肝行气,又通达乳络,缓解乳房胀痛。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二药相合,补益肝血以濡养肝脏,与开郁行气之药共用恢复肝脏正常疏泄功能。羌活辛温止痛,桂枝温通经脉,配伍少许苦寒栀子,使本方温而不燥。合欢皮安神解郁,为悦心安神要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二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但时感小腹冷痛,故在原方基础上加艾叶以加强温经散寒之功。综观本案,何成瑶以调肝理气、通络止痛为主,肝气条达,郁气得疏,气顺血通,则经行乳房胀痛自消。(陈永慧 贵州中医药大学 曹俊岩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