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人通过对天文地理的研究及对自然界的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总结,得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六节藏象论》)的认识,这里的“气”即指节气。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敏如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对自然界研究的伟大贡献。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重视农业生产,也重视从整体和动态的视角去认识事物,从而产生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节气文化至今仍指导着农耕活动和疾病的防治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理论还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观与思维方式,如其中包含了气与阴阳的学说。《管子·四时》:“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同时,四时节气的变化也是阴阳之气转化的过程。《管子·形势解》云:“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此为对四时阴阳之气升降变化的较早阐述。
节气养生理念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刘敏如介绍,中国古人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气之变化规律就是万物变化的规律。有了这种天地人源于同一气的思想,才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三者是气分布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形态,却遵循相同的规律。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所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最早被认识的节气,但是中国人却以“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季节的开始。这种特殊文化的产生是以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为基础的,也与整体观念等思维方式有关。中国古人基于传统的气与阴阳理论,通过细致地观察,发现虽然气候变化万千,但四季总体符合春夏阳生阴消、秋冬阴长阳消的变化规律,而且这种阴阳变化有着由微渐著,并有一定惯性的特点。一年之中阴阳变化的转折点(或者说极点)是在二分、二至,然而天之阴阳的变化与地之寒热的变化存在着三个节气的时间差。这也就是中国不以二分二至作为四季的开始,并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说法的原因。天地阴阳二气升降浮沉、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为“气交”,自然界有时会出现“气交易位”的不正常气候,也就是说阴阳之气交有定时,但是气候变化的时间点可能会变动,导致出现气候的非其时,太过或不及。人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准则;但也要积极应对不正常的气候现象,防患于未然。
立夏节气女性如何养生防病
承春入夏,温阳养心不忘补血畅情志
再过几天就要进入立夏节气,刘敏如指出,立夏后人们总体应当延续春天养阳气的基本原则,并注重养心。情志方面要尽可能保持情绪稳定,不发怒,不过喜,对外界事物保有兴趣,不能因为炎热而过于懈怠。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菜,少油腻。可适当吃些生姜、大枣以助温阳养血。经常出现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本身体质偏热者,则应以百合、竹叶等煮水代茶饮。夏季瓜果较多,且性多寒凉,少量食用可以降温去暑,大量食用却可能损伤阳气,因此少吃有益,多食有害。同理,各种冷饮也要少吃,空调设定的温度建议与室外温度差10℃以内。起居方面,入夏以后,人们应当晚睡早起。白天漫长,可以午睡小憩,以防阳气过度外散。运动上可以选择慢跑、快走、瑜伽、游泳等形式,但要注意应以微微汗出为度。因为中医认为血汗同源,出汗过多会加重血虚。运动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和清洁卫生。
刘敏如指出,立夏时节养生应顺自然之常气养心助阳,同时也要重视女子特质,不能忽视养血的重要性。女子以阴为本,以血为养,故女子养生重在育阴以涵阳。从春入夏,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换时节,调养不慎则易发生内伤疾病,如情绪抑郁、月经失调以及出血性病症等。
清代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曾说“女子以肝为先天”,而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有调理气机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所以女性更容易因为肝的功能失调而出现气机阻滞,导致情志不畅。加上女性有月经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血虚问题,使肝失所养,又可进一步加重情志失调。中医认为,春季在五行属木,应肝。如果春季没有很好地滋肾阴、疏肝理气,就容易导致肝气郁滞甚至化火,造成肝藏血功能失常,出现脾气急躁易怒、头晕、上火甚至各种出血症状。肝郁脾虚亦可导致饮食不佳,气血生化不足,而出现月经失调。夏季五行属火,应心。从中医角度来看,心主血脉,心与血液的化生密切相关,血液的盈亏又直接影响着心的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而对于女性而言,立夏时节既要疏肝,又要温阳养心补血以顺应时令,使气血充盛通畅,则五脏调和,人的情绪自然舒畅,月经自然正常。
月经作为女性的生理现象,与女性的生育能力息息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可见月经正常是女性受孕的前提,同时也是女性身体状况良好的反应。刘敏如将女性的月经周期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并从阴阳动态转化的角度来考量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段的治疗方法。她认为月经来潮是“重阳转阴”,经后期至经间期则是“阴长”的过程,经间期是“重阴转阳”,从经间期至经前期则是“阳长”的过程。对于女性而言,月经病的调治既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更要结合自身的身体节律。在立夏以后,阳气开始隆盛,在用药过程中还需遵循用热远热的原则,以防生内热而伤津动血,引发出血病症。
暑甚夹湿,需提前健脾祛湿
立夏以后,暑热渐甚,尤其是到了夏至以后,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湿热的桑拿天。湿气太过则会成为湿邪,最易困脾伤阳,进一步导致人体内湿的产生,出现胸脘痞闷、身体重滞、口黏苔腻等症。对于女性来说,这一时期容易感受外邪,出现白带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以及乳房皮肤感染等问题。
刘敏如介绍,临床常见的阴道炎通常是由细菌、真菌或是滴虫等诱发的,但人体本身并不是无菌环境,之所以会在特定时间发病还是人体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暑热之时,人体出汗较多,温暖而潮湿的环境恰是各种病原菌滋生的温床,因此女性要尤其注意保持外阴的清洁与干燥,穿着宽松、吸汗、透气的衣物,内裤一定要单独清洗,最好在阳光下晾晒。如果人自身湿气较盛,也容易导致白带偏多,汗出黏腻不爽,此时不宜使用卫生护垫。除了带下问题,暑夏时节如果湿热下注,女性还容易出现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状,可以通过多饮水、多排尿、不憋尿来预防。
暑湿黏滞的特性还会导致汗出不畅,毛孔开泄失司,易出现皮肤感染的情况。由于女性乳房组织比较疏松,小的皮肤感染也可能会扩大成比较严重的疮疡,所以也需谨慎对待。应当穿着合身、透气的内衣,避免因衣着不适造成皮肤损伤。建议经常洗温水浴,切忌汗出时用冷水冲淋。
对于女性而言,产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中国传统有“坐月子”的习俗,可以让产妇尽可能多休息以达到恢复身体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夏季“坐月子”一定要防止中暑。中暑时产妇可出现口渴、皮肤湿冷、胸闷、恶心、体温升高等症状。为了避免中暑的发生,首先要保持居室内早晚定期通风,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但也不应与外界温差过大。由于产妇在产后需要将体内多余水分排出,且部分产妇体虚比较严重,往往一直处于微微汗出的状态,因此通风时可以让产妇暂时去其他房间,避免对风直吹。汗液黏腻,不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应当在避风的环境下用温水定期帮助产妇擦拭身体,并及时更换干燥的衣服。
此外,还要注意产妇的饮食不可过于油腻,应适量饮水,以免乳汁过于稠厚;要保持乳汁排泄的通畅,避免存奶;注意睡姿,避免对乳房压迫,以减少乳腺炎症的发生;及时清理恶露,防止宫内感染;产妇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平衡好照顾孩子与自身休养的需求,不要过于疲劳。刘敏如强调,产妇“中暑”不局限于盛夏,要警惕人为营造出来的湿热环境。
预防疾病的发生,除了有效避免外感诱因,还要调理脏腑功能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立夏以后养心的同时还要助脾阳,以提前应对之后时令中自然界湿气的不良作用。脾阳升散功能正常,则自然界的湿气也不能侵袭人体而为病。薏苡仁、赤小豆等都是健脾祛湿的药食同源佳品,可适当食用,但体质虚弱的人不可进食太多。另外,还可通过按摩内关(在前臂前侧,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劳宫(在手掌,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来养心安神,按摩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等来健脾燥湿。
(责任编辑:高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