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2017-2•学术与临床9:中医治法用语解析

    时间:2017-3-20 16:01:4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光  浏览:


    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中医治疗学呈现出理、法、方、药一体化的特点。其中,治法在这一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反映了对病变病机的认识,即据理(证)立法,又确定了治疗的切入点及选方用药的范围。因此,治法确立是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一环。


    病情有千变万化,治法因而有千条万种。但根据中医学的发病观,其治法概括起来却不过三类,即祛邪类、扶正类与调适类。由于受认知方式及理论体系自身的影响,中医治法的表达也带有相应的印迹,词语丰富却指意模糊,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临床经验的借鉴与交流。因此,弄清中医治法的用语规律,对于治法的理解与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法表达形式】


    中医治法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动宾词组或动宾短语,其中的一些动词属于名词或形容词的活用,具体形式常见以下几种:


    动词+病因 这是中医祛邪类与扶正类治法的基本形式,即设法消除病因。


    祛邪类治法:如祛风的方法有疏风、搜风、息风等;祛湿的方法有利湿、渗湿、燥湿、化湿等;祛痰的治法有化痰、涤痰、导痰、滚痰、坠痰、劫痰、达痰、消痰、引痰、豁痰、涌痰等;针对气滞的治法有理气、利气、行气、顺气、降气、调气、通气、破气等;针对血瘀的治法有活血、和血、行血、破血等;针对毒邪的治法有攻毒、败毒、解毒、拔毒等;针对虫邪的治法有驱虫、杀虫等。若着眼于祛邪的方式,用一种方法可祛除多种邪气,如用“化”之者可化浊、化饮、化瘀、化滞、化痰等;用“消”之者可消食、消痰、消积、消痞、消肿、消痈、消石、消瘿、消癥等;用“逐”之者可逐瘀、逐饮、逐水等;用“散”之者可散寒、散结、散瘀等;用“解”之者可解表、解肌、解郁、解痉、解毒等。


    扶正类治法:正气亏虚是虚证的成因。正气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血、阴、阳,作为病因时则呈现为气、血、阴、阳量的减少,即亏虚。针对气、血、阴、阳之虚,一般治法习予益气或补气,养血或补血,温阳、扶阳或壮阳,滋阴、育阴、益阴或强阴、坚阴,生津、增液等。


    动词+病位 疾病的发生一般是由病因作用于病位,导致这个病位的生理异常,出现了相应的病理变化。因此,应该针对病位而立治法。但为简明起见,这类治法往往省略了与之相关的病因,构成了一种由其前动词所决定治疗用意的固定搭配惯例。


    所用动词的含义一般比较明了,如用“清”法可清胃、清肝、清肺、清心、清胆、清气、清营等,而“热者宜清”,只能是表达“清热”或“清火”;用“温”法可温脾、温肾、温肺、温经等,而“寒者宜温”,只能是针对阳虚之虚寒;用“通”法可通腑、通脉、通经、通络、通窍、通阳等,而“通”的用意在于畅通某些部位邪气阻滞不通的状态。治疗脏腑病证,最常用这种方式立法,如治脾有健脾、醒脾、运脾、悦脾等;治胃有和胃、安胃、降胃、清胃、益胃、养胃等;治肝有疏肝、和肝、暖肝、缓肝、柔肝、养肝、泻肝、抑肝、敛肝、伐肝、平肝、镇肝等;治肺有宣肺、肃肺、降肺、泻肺、润肺、敛肺等;治心有补心、养心、宁心、镇心等;治肾有补肾、益肾、温肾、滋肾、泻肾等。其他还有宽胸、利胆、利膀胱、泻心、润肠、醒脑、开窍、温补命门、交通心肾、和解少阳等。


    动词+病机 病机,即发病机理。一些疾病的病机非常明确,甚至可据此命名,如厥证、郁证、胸痹、痹证等。此类病证的治法往往是围绕病机主线加以确立。如郁证,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这种郁滞的状态可见于病变的各个阶段或各个类型,因此开郁、解郁、疏郁即可作为其基本治法;再如痹证,由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而致,因此其基本治法为宣痹、开痹或舒筋通络。如果撇开具体的病证背景,这些基本治法其实具有治则的意味。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病机状态的治法,其病机则蕴含其中,如调和营卫(营卫不和)、抑肝扶脾(肝强脾弱或肝气乘脾)、升阳(脾不升清)、潜阳(肝阳上亢)、坚阴(阴虚火动)、敛阴(阴津耗散)、引火归源(阴虚阳浮)、降逆(气机不降反升或升发太过)、回阳救逆(阳衰致厥)等。


    动词+主症 主症是病变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痛苦或表现,在中医学中常常被作为疾病命名的依据,如咳嗽、喘证、痞满、呕吐、呃逆、泄泻、便秘、自汗、盗汗、血证、各种痛证,及黄疸、水肿、积聚等。临证时重视对主症的处理常常作为一个治疗策略,即通过控制主症之标,为治疗病证之本创造条件。因此,对一个病证而言,完整且完善的治疗方案应是标本兼顾。这类治法的确立相对较为简单,基本上是在主症前加上适当动词,如止痛、止咳、止呃、止呕、止泻、止汗、止血、平喘、开窍、明目、宁心安神、利水消肿、利胆退黄、舒筋通络、软坚散结等。


    【据取象比类思维原理创治法】


    除了上述常见形式,根据取象比类的思维原理,中医治法还有以下两种表达方式:


    借代式 或用五行代脏腑,如培土生金、补火生土、滋水涵木、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或用位置代表脏腑,如“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素问·五常政大论》)与“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临证指南医案》)。“上”一般指上焦或肺、心或头部,“下”一般指肝、肾,“中”即指中焦或脾胃。或用方向代表脏腑,如泻南补北等;或用颜色代表脏腑,如宣白、泻白、泻黄、泻青等;或用药物五味的基本作用代表治法,如芳香化浊、辛开苦降、辛温解表、辛甘化阳、甘寒生津、苦寒清热、甘温益气、苦温燥湿、咸寒增液等。


    借喻式 借用生活或自然界中的现象,形象地说明某些治法的特点,如逆流挽舟、提壶揭盖、釜底抽薪、增液行舟等。以“提壶揭盖”为例,朱丹溪曾在一医案中记述:“一人小便不通……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以药大吐之,病如失。”直观生动地阐释了这种治法的原理。


    中医治法表述有双音节词,如疏风、散寒、清热、行气、燥湿、利水、润肺、平肝、温阳、滋阴等;也有三音节词,如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强筋骨等。这些均为单义词组,指意较为简明。而由于病变有主次之分、标本之别,治法更为常见的是由两个双音节词组成的一个或多个复合词组。这类词组的情况较为复杂,有些为单义重叠,即前后两个单义词组的含义相同或相近,如活血化瘀、清热泻火、温中健脾、疏肝理气、消食化滞、安神定悸、开窍醒神等;有些则为双义词组,即两个单义词组词义平行并列,或后者对前者限定或补充,如清热燥湿、清热化痰、辛温解表、益气温阳、养阴生津、疏肝健脾、健脾养心等;还有些双义词组前后为因果关系,如行气止痛、利水消肿、化痰止咳、升阳举陷、回阳救逆等,其中行气、利水、化痰、升阳、回阳为药性功能,止痛、消肿、止咳、举陷、救逆为治疗效果。


    【存在不足之处】


    由上述可以看出,中医治法的表达多种多样,用词也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这一方面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模糊性有关,需要通过修饰或比类处理才能更好说明问题,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雅训文采的风气有关。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表达形式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