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脉未必主表证,浮脉也可见于里证。
沉脉未必主里证,沉脉也可见于表证。
数脉未必主热证,数脉也可见于寒证。
迟脉未必主寒证,迟脉也可见于热证。
弦脉未必主肝胆,是气机阻滞、气机不畅的一个总体反映。
紧脉未必主寒证,也可见于热证和其他邪气阻遏。
涩脉未必主瘀血,也可见于其他邪气阻遏。
国医大师李士懋对脉学有深刻的认识,本文论述其对有关脉象的创新性认识和独特性见解,以期对临床实践起指导作用。
【浮脉未必主表证说】
浮脉轻手而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伤寒论》第1条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外邪袭表,正邪相争于肌表,故出现浮脉。李士懋认为,浮脉固然可见于表证,但未必一定主表证,浮脉不是判断表证的主要依据。浮脉也可见于里证。在《伤寒论》中里证见浮脉的条文比比皆是。临床见到浮脉时,如果排除了表证的存在,就要诊断为里证。浮而有力为里实证,浮而无力为里虚证。在里证兼有热象的情况下,更容易见到浮脉。李士懋说:“浮脉主表,似乎成为万古不易之定论。所以,脉浮与否,成为判断表证有无的主要依据。但通过上述论证,当知表证初起脉并不浮。所以,表证存在与否,不以脉浮沉为据。”
里实证 邪阻于里,激发气血,正邪斗争剧烈,不但不见沉脉,反而容易形成浮脉。这种情况多见邪气盛而正气也旺盛。例如《伤寒论》第138条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本为痰热互结,应当见沉滑脉,反而见浮滑脉,此为气血旺盛与痰热斗争激荡的结果。不但痰邪阻遏,即使是瘀血、饮邪、食积、结石、虫积等邪气,在气血旺盛的情况下,都可见到浮脉。如《伤寒论》第257条曰:“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挡汤。”如果里热炽盛兼以气血旺盛,则更容易见到浮脉。如《伤寒论》第176条曰:“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论》第221条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所以,在临床上遇到浮滑数、浮弦数、浮紧数等常见脉象时,不可简单地误判为表证,大多是痰热内蕴、火热炽盛的表现。李士懋说:“六气化火,五志化火,或气血痰食蕴久化热,热盛外淫,搏激气血外达肌表,脉亦可浮。此种脉浮,均属实证。”
里虚证 阴血亏虚严重,不能敛阳,阳气浮越导致脉浮;气虚亏损严重,不能安固其位而外越,也可脉浮;阳虚严重,阴寒内盛,格阳于外,也导致脉浮。李士懋说:“正气虚衰,真气浮越于外而脉浮。所谓正虚而浮,当包括阴阳气血的虚衰。阴虚不能敛阳,阳浮于外而脉浮;血虚不能内守,气失依恋,气越于外而脉浮;阳虚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脉浮;气虚者,不能固于其位,游荡于外而脉浮。正如《四诊抉微》所云:‘内虚之证,无不兼浮。’久病脉浮,可有渐浮、暴浮两种形式。渐浮者,或正气渐复而浮;或正气渐耗,真气逐渐浮越于外而脉浮。暴浮者,可见于正气暴脱,真气骤然脱越于外,阴阳离决而脉暴浮,多属回光返照的征象。”
【沉脉未必主里证说】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绵裹砂。《伤寒论》第148条曰:“脉沉亦在里也。” 李士懋认为,沉脉固然可见里证,但未必一定主里证,沉脉不是判断里证的主要依据。沉脉也可见于表证。
首先,风寒湿之邪侵袭人体,阻遏气机,气机不畅,容易形成沉脉。正如《四诊抉微》说:“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又云:“岂有寒闭腠理,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多数从口鼻侵入,导致肺气宣降失常,气机不畅,也容易形成沉脉。正如李士懋所说:“外邪袭表,脉皆浮吗?非也。六淫之邪,可分阴阳两类,寒、湿属阴邪,风、暑、燥、火属阳邪。阴邪沉降、收引、凝敛,其脉不浮,反可见沉。温邪属阳,阳主动,主升浮,脉本当浮,然而征之于临床,竟多不浮。何也?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拂郁,热郁于内,气机不畅,脉可不浮,反见沉数之脉。那么,表证何时脉才浮?当阳郁而伸时,脉方见浮。”
其次,外邪袭表,往往正气不足,营卫亏虚。正气不足,营卫亏虚,无以鼓荡气血,则不容易形成浮脉,更多见的是沉脉。李士懋说:“脉何以沉?因气血不能外达以鼓荡充盈血脉,故而沉。气血何以不得外达?无非两类原因:一类是正气虚衰,气血无力外达,致脉沉;一类是邪气阻遏,气血外达之路窒塞不畅,亦可致脉沉。”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素体存在气滞、痰饮、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