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事业的发展总要有些榜样,邓铁涛就是这样一位引领者。家传、师承、院校,一心传承经典、躬耕临床,从他身上我们能探寻一代名医的成长轨迹;为良医、为人师、为扛鼎者,为事业殚精竭虑、奔走呼吁,从他身上我们可一窥行业大家的风骨气度。百余年人生,从医八十载,邓铁涛的事迹给每位中医人以启示:如何把热爱的事业做到极致,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命运、行业兴衰、百姓安康结合起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一日日中写就一个大写的“人”字……中国中医药网特别推出“向邓铁涛学习”系列报道,带您走进邓铁涛的壮阔人生,学习邓铁涛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创造中医药事业新辉煌。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有位共产党员用百余年岁月给出了一种答案。
他一生为缓解百姓病痛辛劳,自己住进重症加护病房(ICU)时,听到隔壁心血管患者呻吟,还不忘嘱咐弟子给患者开甘麦大枣汤。
他一生为振兴祖国医学奋斗,屡屡就中医前途命运问题上书中央、力挽狂澜,并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栋梁。
他嘱咐儿媳代缴最后一笔党费,遗嘱只有短短几行字,其中写道:我能留给儿孙最大的遗产为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百年岁月很长,他全部奉献给了振兴中医、护佑百姓健康的事业。“生是中医的人,死是中医的魂”是他为自己拟的挽联。
百年岁月很短,他说:“下一世还做中医。”
他是国医大师邓铁涛。
铸剑:革命岁月造就国医魂
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铁杆中医是怎样炼成的,要追溯到邓铁涛的青年时代。
1937年的北平郊外,几声枪声炮响,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战烽火迅速燃遍全国。几千里之外的广东,邓铁涛刚完成5年学业,得知要“废止旧医”的南京国民政府要求中医学校改称“学社”,不得再以学校名义招生,他拒领毕业证书以示抗议。
这一幕仿佛一个缩影。
邓铁涛出生、成长于广东,中国的近代史在这里揭开序幕,东西方文化也在这里产生碰撞。“中医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在这一百多年中,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患难,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他常说,中医学犹如和氏之璧,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国人失去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产生民族虚无主义,中医大夫就像和氏一样,身怀宝玉却不被认可。
为中华民族复兴奔走、为中医药振兴呐喊,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1938年,日机狂炸广州。邓铁涛来到香港,第一时间和同学康北海等4人创办了中医夜大学——南国新中医学院。虽然最多时只有7名学生,但是他们坚持了3年。
同一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成立,并成立文艺通讯部,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文笔出众的邓铁涛参加了文艺通讯部,以“邓天漫”为笔名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文章。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邓铁涛回到广州,在太平南路药材店坐堂应诊。他在医生职业掩护之下,还多了一个秘密的身份——东江纵队秘密交通站的地下交通员。
当时的广州是华南日军统治中心,邓铁涛不顾个人安危,经常与东江纵队派来的同志上街购买游击区急需的各种物资,存放在自己家,还动员药材行懂英文的少东家冯杲阅读进步书籍,参加交通站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邓铁涛又主动报名参加土改。这是另一段塑造他人格的重要经历。当时环境很艰苦,潜伏敌特常造谣破坏,土匪恶霸横行乡里,邓铁涛不得不在腰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