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万海同,男,汉族,浙江中医药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要擅长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国内核心期刊和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工程学等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中医方剂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重点学科带头人等。
中风是健康的头号杀手,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第一大死亡原因,缺血性中风约占所有中风的87%,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与复发率均高的特点。缺血性中风防治已成为社会与医学界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
目前,关于缺血性中风中医病机、辨证分型与治法的认识不尽一致。笔者在历代医家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明确提出:气阴两虚是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之本,是致瘀血、痰瘀、热瘀、风痰、风火、痰蒙、热闭等标实之源;“气阴两虚致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核心病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证型,确定了养阴益气活血方药加减的治疗方案。
气阴两虚是发病之本
历代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已有大量论述,已认识到该病内虚致病特征。然而,医者多从气虚或阴虚等角度论治缺血性中风,忽视中医“气阴密切相关”理论,缺乏对“风、痰、火、虚、瘀相互关联”的深入探讨。
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认为属“正气自虚”;清代医家王清任指出由气虚血瘀所致,叶天士提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制,重视精血衰耗的病理因素。但该理论未引起重视,且“气虚”与“阴虚”等理论仍是孤立论述。
笔者以早期发现养阴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新治法为开端,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相关方药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系列研究,遵循中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以效证因”“以方测证”的观点,提出缺血性中风病机与证型多以“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立论。
气阴两虚致血瘀阻络是核心病机
笔者根据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脾肾虚弱,气阴两虚是缺血性中风病理的本质,是致瘀血、痰瘀、痰湿、热瘀、风痰、风火、痰蒙、热闭等标实之本;瘀血阻络是疾病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虚不致瘀”“气阴两虚致血瘀阻(脑)络”是缺血性中风核心病机。
缺血性中风主要是在平素脾肾虚弱、气阴亏虚,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基础上,加之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气血逆乱,夹痰夹火,横窜经脉,上冲于脑,蒙蔽心窍而发生卒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尤其是恢复期、后遗症期表现出突出的气阴两虚,瘀血阻(脑)络病机变化。
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生理上,精、气、血、津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阴液不足可致脉道涸涩,血行涩滞,“无水舟停”而易产生血瘀;气虚无力行血易致血瘀,阴虚与气虚互为因果而致病。
气阴两虚是缺血性中风的致瘀之本
人至中老年,脾胃渐弱,肾中精气渐虚,气血渐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