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出自《列子·天瑞》,用来讥讽那些无事生非、忧心忡忡的人。《列子》被道家称为《冲虚经》,其中记载的故事多被当成寓言,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小儿辩日等。道家崇尚自然,强调人的意志应当遵从自然规律,与其违逆自然,不如清净无为。所谓“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又何必无故怀忧?
话说杞国有一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这几句话明明白白写出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身心状态——寝食俱废。此人忧郁的原因是担心天崩地裂,害怕自己会因此死掉。这时候来了一位热心人开解杞人:“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杞人听了不服,问道:“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热心人说:“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天的事儿解决了,杞人又问地的事:“奈地坏何?”热心人回答:“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最后,担忧解除,杞人释然,大喜。
在这个故事里,热心人并没有拿出强有力的证据和理论,来说明天地不会崩坠。而事实上天上掉陨石、地上发生地震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致人死亡也在所难免。那为什么杞人最终被说服了呢?其实,起作用的并不是热心人的“晓之以理”,而是杞人被“动之以情”。忧郁的人所需要的并不是理性的说教,而是心气的鼓舞和支撑。从本质上而言,想解决心理问题,还是要从身体入手。生理问题解决了,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忧可致病
忧的繁体写作“憂”,是会意字。上“页”(xié,即人头)下“心”,加“攵”(suī,即行走)表示心动,指有了“忧”的心理活动,必然在面部得到反映。
“外忧”常源于一种不安全感。中国古代社会动荡不安,这使得人们“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即使贵为皇帝,也担心被推翻、篡位;高官“伴君如伴虎”,担心言行出错,被抄家、砍头;普通老百姓更是战战兢兢、人人自危。国人因此有了一种普遍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直接影响了身心健康。因忧生病,脾胃消化功能减弱,肝胆气机郁滞,久而成患。
“内忧”是因病生忧,生理功能衰弱导致病态心理。中医认为脾主忧思,消化吸收功能弱的人,容易借故生忧,习惯陷于忧思之中。《素问·通评虚实论》载:“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素问·移精变气论》载:“当今之世,则不然,忧患缘于内,苦形伤其外……故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现代社会因忧生病、因病生忧的人比比皆是。虽然外部社会环境相对安静和平,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了;衣食温饱的问题解决了,但人的欲望提高了。妄想和实际之间的距离,正是忧虑存在的空间。
“杞人”的哲学意味
最后说说被讽刺的“杞人”。古代改朝换代,灭其国而不绝其祀,会把先朝的皇室贵族圈到一个地方封国居住。商朝推翻夏朝后,封杞国(今河南杞县),还保存了夏历。杞国人乃夏朝皇室之后,存有夏礼。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每个王朝在改朝换代后,一般都启用自己的历法,所谓“正朔”。制定历法的依据是观测天文星象,这是“杞人”高级的地方,也是被俗人讽刺的地方。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仰望星空时,一脚踏空,掉到深坑里,后被路人救起。两千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从这个角度来说,忧天的“杞人”,可谓是华夏文明的先人。(徐文兵 北京厚朴中医诊所)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