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韩明向从虚、风、瘀、痰论治血管性头痛思路

    时间:2024-6-27 15:07: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何蕾 韩辉  浏览: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作时以一侧头部出现突发性疼痛,并有头皮血管跳动,甚则伴有恶心、呕吐,疼痛时难以忍受,缓解后一如常人为特征的病证,属于中医学“头痛”“头风”的范畴。该病病因病机复杂,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时作时止,病势缠绵难愈。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韩明向从虚、风、瘀、痰论治血管性头痛,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将韩明向辨治血管性头痛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韩明向认为,风邪是血管性头痛发病基本病因,头部位居人体最高处,最易受风的侵扰,且风邪善行数变,故头痛症状易反复发作。风邪常贯穿头痛发病的始终,一方面外风侵袭,上犯清阳,气机失畅而发头痛;另一方面“阳化内风”,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会产生痰浊、瘀血等产物,内风自起,气壅脉满,清阳受扰,亦可引发头痛。同时,气虚是头痛发病的主要内因。气虚者卫外不固,难以祛邪外出,清阳不升,髓海失养,气机失畅,痰瘀易于内生,诸邪兼夹上扰清窍而致头痛。痰浊既是头痛的发病原因之一,也是头痛病理过程中的病态产物。饮食不节,脾阳不振,脾不能运化转输水津,聚而痰湿内生,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下降,血脉痹阻,痰瘀互结,清窍受阻而可发头痛。头痛日久则脏腑失和,易于变生痰瘀,加重病情。

    韩明向认为,头痛的病因归纳起来不外外感与内伤两类,虚、风、痰、瘀为致病的基本要素。邪阻脉络,清窍不利,或精血不足,脑失所养,为头痛之基本病机。

    辨治特色

    祛风邪,固本培元

    韩明向认为,风邪是贯穿头痛始终的重要病因,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中所言“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因此无论是外感头痛还是内伤头痛,均需配伍祛风之品,如防风、藁本、细辛等。外风头痛多为表证,病情较轻,故祛风散邪为其治疗大法。而内风证因其风自内生,与全身气血阴阳失调有关,且产生之因不同,故治疗上仍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祛除内风产生之因,以达息风之目的。韩明向推崇叶天士“阳化内风”之论,他认为人体在阳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和调节人体内部产生的风邪,但若阳气不充,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则内风丛生。因此,韩明向强调,内风头痛当治病求本,重视固本培元,再用镇阳、和阳、潜阳之品调和阳气,以达息风之目的,故在临床中反而少用全蝎、蜈蚣、地龙等息风之品。

    补正气,通络化痰

    韩明向临证推崇“虚—瘀致病说”。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过大,易于情志抑郁,阴阳失调。久病耗气,体质虚弱的患者尤甚。《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记载:“运血者,即是气。”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运血无力而血滞,血滞则为瘀。同时,气虚则气机运行不利,脾气虚则津液运行不畅,易生痰湿,痰瘀互结,阻于脑络而不通,则发为头痛。气虚可致痰瘀,久病必有痰瘀,故长时间头痛的患者多夹痰瘀。头痛日久的患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虚、瘀、痰贯穿始终。故韩明向治疗时强调以益气通络化痰为大法,治疗关键在于调和气血、通络化痰,常用的药物包括人参、黄芪、黄精、仙鹤草、升麻、当归、川芎、桃仁、牡丹皮等。

    明经络,直达病所

    头痛的部位与经络关系密切,早在《伤寒论》中就有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以及厥阴头痛,而后《兰室秘藏》又补充了太阴头痛以及少阴头痛。韩明向指出,对于病程较长、发作频繁、头痛剧烈、部位固定的患者,须根据疼痛的部位和特点,使用引经药,引药直达病所而一举建功。若头痛于两侧,加入柴胡、黄芩;头痛于颠顶,加入藁本,或重用防风;头痛于前额连眉棱骨处,加入或重用白芷;头痛于颞部连眼眶处,加入蔓荆子,重用川芎;头痛于后脑连颈项处,加入葛根、羌活;痛连齿龈,甚则面部肌肉痉挛抽搐者,加入蝉蜕、生石膏;鼻渊头痛,痛连目系者,加入辛夷、细辛、鹅不食草。

    虫类药,用之有度

    虫类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对于痰瘀久郁的头痛患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参用,往往能提高疗效。正如叶天士所言“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韩明向认为,目前临床有滥用虫类药的现象,在治疗血管性头痛中,对于发病时间短、症状时发时止,缓解后如常人的患者一般不需要使用虫类药,而对于迁延日久、久病入络的患者才需要考虑使用虫类药涤痰化瘀、蠲痹通络,如地龙、全蝎、蜈蚣等。同时,由于虫类药多有小毒,需合理控制用量,不可过用。

    典型医案

    吴某,女,50岁。2006年4月16日初诊。患者自述左侧头部胀痛8年,呈搏动感,每年发作数次,每次持续1个多月,每天发作1个多小时,呈现强刺激性疼痛,伴左眼视物昏花、心悸、烦躁不安,曾经多方西药治疗,缓解后易复发,遂来求中医治疗。刻下症见:头部左侧及左眼眶周围疼痛不止,头部发胀感,头晕,左眼视物模糊,耳鸣,夜寐多梦,时有口苦,胃纳一般,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涩。

    西医诊断:血管性头痛。

    中医诊断:头痛(风阳上扰证)。

    治法:祛风止痛,平肝明目。

    方用清上蠲痛汤加减:当归10g,川芎10g,白芷10g,羌活9g,防风9g,钩藤9g,蔓荆子12g,麦冬10g,独活10g,黄芩5g,细辛3g,杭菊花10g,甘草6g,蕤仁肉9g。7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4月23日二诊:患者自述服药3天,头部胀痛减轻,头晕缓解,无视物模糊,现偶有耳鸣,心神不宁,饮食夜寐可,舌脉同前。效不更方,依前方加决明子9g,再服7剂,水煎服,早晚温服。

    4月30日三诊:患者头痛未发,偶发头晕头胀,但较前明显减轻,视物模糊感及耳鸣症状消失,纳寐可,舌淡红,苔薄,脉弦。治拟补肺脾气,益气固表。处方:黄芪15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厚朴10克,怀山药15克,甘草6克,陈皮10克,砂仁5克(后下)。嘱咐患者注意保暖,饮食清淡,心情舒畅,避免情志、饮食偏嗜等因素诱发。

     清上蠲痛汤出自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原文记载其为“一切头痛之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韩明向临床常用其治疗外感头痛及内风头痛,再结合症状辨证加减,如兼见瘀血阻滞者,常配伍桃仁、红花;兼见肝肾阴虚者,常配伍熟地、山茱萸;兼见痰热内蕴者,常配伍半夏、胆南星等。

    本案是典型的风阳上扰所致头痛,患者病程较长,多因素体阴虚,不能潜阳,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处方用清上蠲痛汤加减。方中川芎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配以当归养血活血,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医宗必读·痹》)之义。细辛、羌活、白芷、钩藤、防风疏风止痛,使上部郁热得清;独活祛风化湿,与羌活并用,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杭菊花、蔓荆子、蕤仁肉清利头目,疏风散热;黄芩清热泻火;麦冬清热养阴,以制风药之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具有清热止痛,疏风散邪之功,主治风热上扰之头痛。患者虽有阴虚之象,但从舌脉上看,阴虚并不明显,故以祛风为主。二诊患者头痛减轻,头晕头胀缓解,验不变法、效不更方,现偶有耳鸣,饮食夜寐可,舌脉同前,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决明子,以发挥其清肝明目之效。三诊时患者头痛未发,偶发头晕头胀,耳鸣消失,纳寐可,舌淡红,苔薄,脉弦。故应以补肺脾气,益气固表为主,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防风益气固表,茯苓化湿行滞,怀山药顾护中州,厚朴、砂仁、陈皮行气和胃,畅达气机。诸药相合,主以甘温补脾,补肺益气,补中兼行,补而不滞。(何蕾 韩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