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赏邮票话中医:龙骨与汉字

    时间:2024-7-1 9:56: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林平 李银燕  浏览:

          进入中国龙年,《中国中医药报》2月7日文化版刊载《龙年话龙又画龙——兼谈与“龙”字有关的中医药》一文,谈及中医药受神秘龙文化影响颇深,如龙骨药材不仅名称中带有龙字,亦有着神奇的药用价值。但实际上,龙骨与早期汉字的发现,也有着神秘的趣闻,这在邮票中就有所体现。

    2016年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由王虎鸣设计,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邮票选取了殷墟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刻辞卜骨、后母成鼎和玉蟠龙。第一枚为《甲骨文》,面值80分,是商代武丁时期的牛胛骨记事刻辞,其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160余字,字内填朱,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命名《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说来有趣,这件殷墟出土刻有中国最早文字的牛胛骨器物便是中药“龙骨”,而且它的发现与中医中药有直接关联。这套邮票采用三连票形式,在背景中用一笔水墨贯穿全套三枚邮票,静物写实的殷墟器物与水墨写意背景相互辉映,不仅体现了三千年殷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展现了中国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神秘色彩,也将通过中医药发现甲骨文的神秘趣事表达得淋漓尽致。

    清朝光绪年间,通晓中医的著名金石学家、鉴藏家和书法家王懿荣,拿着开有“龙骨”的药方到京城老字号“西鹤年堂”取药时,基于中医的本能和金石学家的敏感,他发现龙骨上有图形文字,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将药店库存的龙骨一网打尽,另外还通过多方收集了1500多片,通过对这些“龙骨”进行拼凑,他发现了相似的图案,经研究,确信这是一种早于篆书的文字。他顺藤摸瓜,通过药商收购渠道逐本溯源,得知这些龙骨来自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地的小屯村。据传当地农民日常在农田耕作,不时可以刨出龙骨。当地理发师傅李成,因为身患脓疮恶疾,没钱购药,就用刨出的龙骨碾粉敷到脓疮上,结果脓疡不再出血,而且很快愈合,尔后他又把这些龙骨卖给中药铺。河南安阳龙骨因此名声大噪。

    中药龙骨其实指的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神农本草经》认为“(龙骨)主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本草纲目》载其“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河南安阳即商代国都所在地,在这出土的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所以将刻在其上面的文字命名为“甲骨文”。迄今发现的近20万片甲骨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完全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天文、历法、医药,是研究古汉字和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可见,中医药在其发现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林平 李银燕  福建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