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中医药文化
  • 从“哭竹生笋”说起

    时间:2024-8-23 15:58:0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邓力  浏览:

    “哭竹生笋”,中国二十四孝之一,讲述了三国时孝子孟宗的孝行。《三国志》引《楚国先贤传》曰: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故事说的是:孟宗的母亲生病想吃嫩笋,寒冬无笋,孟宗扶竹而哭,其孝感动天地,地上瞬间长出了嫩笋。孟宗将嫩笋采回家做汤给母亲吃,母亲吃后病愈。

    鲜笋味道鲜美,是竹子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常吃的笋类有许多种,包括毛竹笋、淡竹笋、苦竹笋、麻竹笋……其中不少品种可以入药,许多中成药中便有用到。

    淡竹茎秆的中间层入药为“竹茹”,性味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淡竹茹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此外,《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竹茹的来源尚有青秆竹、大头典竹。中成药小儿止嗽糖浆、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等便有用竹茹组方入药。

    淡竹、灰竹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鲜茎秆经加热后自然沥出的液体入药为“鲜竹沥”〔《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冯氏锦囊》有言“况沥之出于竹,犹人身之血也,极能补阴,长于清火,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之要药。”著名中成药复方鲜竹沥液便有用其组方入药。

    淡竹等多种同属植物的叶入药为“竹叶”〔《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药性论》说竹叶“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现代临床常用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等病症的治疗。中成药秋燥感冒颗粒、暑热感冒颗粒便有用竹叶组方入药。而中成药清火养元胶囊用的是“苦竹叶”,神农茶颗粒用的则是“滇竹叶”。

    鲁迅先生说:“‘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想象丰富,在流传中不断被加工,但其中不变的是孝心、孝行和孝意。(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