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临床

扫一扫 二维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术与临床
  • 刘启廷:《伤寒论》阳明经证四方应用

    时间:2021-7-6 10:16:3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荔  浏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事中医事业70年,善用经方。现将刘启廷临床运用《伤寒论》阳明经证四方的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白虎汤

    原文: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辨证要点:壮热,大汗,口干舌燥,或谵语神昏,脉洪大。证属里热炽盛,热而未实。

    药用:知母18克,石膏30克,甘草6克,粳米30克。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日3次。

    方解:白虎汤是《伤寒论》中辛寒清气的代表方。方中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为君药;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善清肺胃之热,与知母相配,既能清阳明气分之热,又能润燥以滋阴;甘草甘平,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粳米甘平,益气和胃,与甘草同用,具有和中养胃之功。全方具有清燥热、救阴液之效,旨在清气分热。

    临床上凡遇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四证并见者,均可应用白虎汤治疗。在八十年代流行性出血热疾病高发期间,治疗高热期患者就经常使用白虎汤方药。如曾治疗患者王某,男,45岁,1985年5月10日就诊。经多项检查,西医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收住院,配合中药治疗。症见面赤,高热,大汗,口干渴,烦躁,腰痛。患者形体胖壮,皮肤散在紫红色出血点,舌质绛紫,舌苔薄黄,脉洪数。中医予白虎汤治疗,药用石膏120克,知母30克,甘草10克,粳米30克。水煎,分4次服,4小时服药1次。连服3剂后病人口干渴明显减轻,体温降至38.5℃,皮肤出血点变淡,腰痛减轻,舌仍干,脉稍数。治疗予前方,石膏、知母减半量。再服3剂后,病人能安静入睡,口干渴基本消失,仍有微汗出,体温37.8℃左右,进入出血热二期,后继予西医治疗而痊愈出院。此例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属疫疠范畴,热势来者凶猛,必须大量石膏、知母清气凉营,清热之力既迅速又持久,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方中粳米不能缺少,粳米稼穑味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性,为后天养生之资,与寒凉药为伍,除能养胃气外,还有助于石膏作用的发挥。

    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证要点:一是较白虎汤证的汗、渴更剧;二是无大热大汗,而有渴饮的症状;三是脉虽洪大但无滑数,亦可见脉象无力或虚数;四是有白虎汤证,但年逾花甲,气血阴液亏虚,显出种种不足。以上四条符合其一者,都可认为是白虎加人参汤证。证属里热炽盛,津液亏虚。

    药用:白虎汤原方,加人参9克。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日3次。

    方解:本方由白虎汤加人参组成,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的方剂。因壮火食气、热盛伤津,故用白虎汤辛寒清热,加人参益气生津,为热盛气阴两伤之良方。

    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疾病中遇到一例,患者张某某,男,73岁,1985年6月30日就诊。经多项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收入住院,配合中医治疗。症见面红目赤,高热不退,体温39.5℃,口干多饮,体虚无力,皮肤散在少量出血点,腰痛转侧不利,小便涩痛,舌质红,舌苔白欠润,脉虚数。证属里热炽盛,津液亏虚。治疗予白虎加人参汤化裁,药用石膏100克,知母20克,甘草10克,西洋参30克,粳米30克。水煎,分4次服。连服3剂后,体温降至39℃左右,口渴减轻,仍有自汗出,皮肤出血点变淡,小便通畅,舌淡,舌苔白,脉细数。上方再服5剂后,患者精神明显改善,体温仍维持在38.5℃左右,口渴、汗出基本消失,脉仍稍有虚数,治疗予单味西洋参10克,水煎服。余症由西医治疗,半月后病愈出院。

    本案患者症见大汗、大渴、大

    • QQ客服

      正常工作日

      正常工作日

      周一至周五

      在线咨询

    • 扫一扫

    • 返回顶部